上海,男子商务宴请,自带了两瓶茅台酒,吃饭期间,他发觉酒的味道不对劲,赶紧拿出买

万象解析所 2025-08-14 02:29:49

上海,男子商务宴请,自带了两瓶茅台酒,吃饭期间,他发觉酒的味道不对劲,赶紧拿出买酒时拍下的防伪码照片进行比对,发现他拿来的茅台确实被掉包了,而且还是两瓶假酒。男子找餐厅老板理论,老板坚称他们不会干这样的事,服务员也表示不会为了这点钱丢掉工作。民警经过调查,果然发现了大秘密,顺藤摸瓜查出120多瓶被盗的名酒。 8月13日,大河网报道了一起离奇事件,王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的宴请会因为两瓶茅台酒闹得鸡飞狗跳,更没想到背后竟藏着餐厅员工的惊人黑幕。 事发当天,王先生为了宴请重要客人,特意花4000元买了两瓶茅台酒。 他是个懂酒的人,平时没少喝茅台,为了避免买到假茅台,他还特意拍了酒瓶上的防伪码留底。 来到餐厅后,王把酒交给了包间的服务员,还特意交待得把这酒看好了,别出什么岔子。 宴请开始后,王先生举杯敬客户,怎料,他刚抿了一口酒,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心里咯噔一下,这酒的味道可不对劲,很明显是假酒。作为经常喝茅台的老饕,他对茅台的口感再熟悉不过。 再仔细看看酒瓶,虽然也是2025年的名酒,但防伪码和自己拍下的完全不一样,而且瓶身有些细微的划痕,显然不是自己带来的那两瓶。 王先生叫来服务员,带着怒气质问这酒到底是怎么回事? 服务员脸色一变,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所以然。 王先生立刻找到餐厅老板讨要说法,老板却拍着胸脯保证:餐厅绝对不可能发生这种事! 既然都不承认,那就查监控,用证据来说话。 可谁知,这家餐厅为了照顾顾客的私密性,监控摄像头装得很少,走廊的监控都没有内存卡。 查看了一遍监控,结果一无所获。 餐厅前厅主管,也是王先生包间的服务员小高也赶来解释:她是餐厅的主管,不可能为了这点钱丢掉工作!她保证这酒就是王先生带来的。 都说没问题,但酒确实不是他买的那两瓶,这其中肯定有猫腻。 王先生没办法,果断报了警。 警方到达后,根据作案时间推测,这两瓶真酒应该还在餐厅内,于是他们再次查看仅有的几个监控画面。 民警果然经验丰富,很快就从监控中心锁定了一个可疑身影,他们发现,传菜员高某反复在更衣柜旁徘徊。 警方立刻展开调查,要求打开高某的更衣柜检查。 果不其然,高某的更衣柜里面赫然放着两瓶茅台酒,从防伪码来看,正是王先生丢失的那两瓶。 证据面前,高某终于松口,交待了案件的事实。原来,是王先生包间的服务员兼前厅主管小高和他合伙干的。 这对“搭档”一个在包间服务观察,一个在后厨配合,专门对自带名酒的顾客下手。 警方随后在高某和小高的电瓶车储物箱、更衣柜里进行搜索,竟然发现有几十瓶各种年份、不同版本的假名酒。 两人交代,从入职以来的五个月里,已经掉包了120多瓶名酒! 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偷酒,是因为很多人发现是假酒也不好意思说,两人这才越来越大胆。 戴上手铐的那一刻,两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瘫坐在地上。 最终,高某和小高因涉嫌盗窃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对于此事,高某和小高会面临什么法律后果呢? 1、高某和小高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后果非常严重。 《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服务员高某与小高在客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假酒调包真酒,属于典型的“秘密窃取”行为。 两人将价值4000元的真酒替换为成本低廉的假酒,并将真酒倒卖牟利,符合非法占有目的。 而且,两人5个月内调包120多瓶名酒。若按单瓶市场价4000元计算,总金额高达48万元以上,远超“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这样看来,高某和小高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2、餐厅存在管理漏洞,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餐厅以“保护隐私”为由减少监控设备,甚至走廊监控无内存卡,属于重大管理漏洞。 服务员长期作案未被发现,也与餐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直接相关。 若顾客向餐厅索赔,餐厅需要承担补充责任,要求老板赔偿酒款或支付合理维权费用。 老板只顾着拍胸脯保证,没想到自己的员工竟然监守自盗,实在是有些打脸。 出现这样的事,餐厅连酒都能掉包,还有什么值得顾客信任的呢?

0 阅读:80

猜你喜欢

万象解析所

万象解析所

解析万象,解读社会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