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过五十的创作者,平日里专注于写作,生活琐事常被忽略。 这天,他顺路去儿媳的小店探望,途中买了素菜盒子带过去。 儿媳接过食物,却没有立刻动口。 他猛然想起,儿媳向来不爱吃带馅的东西,自己总记不住这些细节,心思全扑在笔尖上。 中午时分,他与亲家母闲聊起来,两家店铺紧挨着。 话题转到亲家公的病情,亲家母说起化疗的专业术语,他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心头沉重。 亲家母翻出聊天记录给他看,上面是亲家公发来的消息:“今天打了三针,才扎进去,很疼。”这话让他心头一紧——一个男人喊疼,那痛苦定是小事。 化疗、吃药、打针,日复一日地重复,亲家母叹息道,亲家公的身体已被化疗摧残得不成样子,接下来还得靠营养针勉强支撑。 情况一次比一次糟,循环往复,看不到尽头。 他不敢再深聊,匆匆转移了话题。 年轻时,他自认坚强,能扛起一切重担。 可过了五十岁,那份韧性渐渐消退,不再像从前那样拿得起放得下。 如今,稍闻一点坏消息,他就承受不住,本能地回避,不敢看也不敢听。 告辞时,儿媳问他怎么回去,他答坐公交车。 每次见面,他都刻意避开病情话题,偶尔提起也点到为止,生怕勾起儿媳的悲伤。 人生这条路,从来就不平坦,有些难关只是考验,有些却成了劫难,让人无力挣脱。
“体制内家庭选儿媳的隐形规则”
【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