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个国家开始站队,美国这才意识到,中国布局12年的大棋局已经成型。当全世界还在争论“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时,美国匆忙推出“印太经济框架”来应对。很多人认为中国只是在修路架桥、白花钱,其实这种想法太天真了。 就拿中老铁路来说,这条铁路 2021 年开通,到 2025 年 7 月,老挝段累计发送货物 346.7 万吨,同比增长 6.8%,其中水果运输量增长了 62.8%,创了历史新高。老挝的水果以前很难运到中国,现在通过这条铁路,榴莲、龙眼等特产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当地农民的收入一下子就上去了。而且,这条铁路不仅运农产品,还运工业设备、新能源产品等,跨境运输的商品种类达到 3000 多种,覆盖了民生和工业多个领域。这哪是白花钱,明明是给当地经济装了个发动机。 再看雅万高铁,这是东南亚第一条高铁,2023 年开通后,累计发送旅客超过 1000 万人次,每天开行 62 列,单日最高客流 2.5 万人次。以前从雅加到万隆要 3 个多小时,现在只要 46 分钟。高铁一通,两边的人来往方便了,投资也跟着来了。很多企业在沿线建工厂、开酒店,当地的旅游业也火了起来。这条高铁不仅缩短了时间,还把当地的发展速度提上去了。 瓜达尔港也是个典型例子。这个港口是中国援建的,以前就是个小渔村,现在新国际机场启用了,港口吞吐能力大幅提升,自贸区吸引了 30 多家企业投资,总金额超过 4.74 亿美元。当地的就业机会多了,像塔尔煤矿的女司机努斯拉特,以前做裁缝月工资只有 2000 卢比,现在当翻斗车司机,月工资涨到 3 万卢比,生活翻天覆地。港口还带动了周边的物流、仓储等产业,以前巴基斯坦的货物要绕道卡拉奇,现在从瓜达尔港走,节省了 400 公里路程,成本降了一大截。 从数据上看,“一带一路” 的成效更是惊人。2021 年到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对 “一带一路” 国家的投资超过 1600 亿美元,双向投资总额超过 2400 亿美元。货物贸易额从 2021 年的 2.7 万亿美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3.1 万亿美元,占中国整体贸易的比重从 45.3% 提高到 51.8%,也就是说,中国一半以上的贸易都是和 “一带一路” 国家做的。2025 年上半年,“一带一路” 项目金额达到 1240 亿美元,超过 2024 年全年,其中能源领域合作金额 420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绿色能源项目新增装机容量 11.9 吉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8 万吨。 有人说 “一带一路” 会让别的国家背上债务,这更是没根据。中国的贷款大多用于建铁路、港口、电站这些能产生收益的项目,而且贷款期限长、利率低。比如黑山的高速公路贷款,期限 20 年,利率只有 2%。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商业贷款期限短、利率高,肯尼亚的欧元债券利率高达 10%。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到 2030 年,“一带一路” 能让 760 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 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全球收入增加 0.7%—2.9%。 美国的 “印太经济框架” 就不一样了。这个框架 2022 年启动,说是要投资 230 亿美元搞清洁能源,但大多是意向,实际到位的没多少。而且美国自己债务高企,根本拿不出钱来。东南亚国家对这个框架态度很谨慎,因为他们知道,中国才是真正能带来实惠的合作伙伴。比如菲律宾,美国承诺投资 10 亿美元,但附带了很多政治条件,而中国和菲律宾的贸易额每年都在增长,2024 年达到了 800 多亿美元。 “一带一路” 不仅是修路架桥,还在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等领域全面开花。中国和巴基斯坦合作推出 “中巴电子钱包”,年交易额超过 1.2 亿美元;和匈牙利共建智慧物流园,让中欧班列通关时间缩短 40%。在阿尔及利亚,中国建的光伏电站每年能发 3.3 亿度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8 万吨。这些项目都是在为当地的长远发展打基础。 所以,“一带一路” 不是白花钱,而是中国在和沿线国家一起打造一个互利共赢的经济圈。通过基础设施把大家连起来,贸易畅通了,投资增加了,技术也传过去了,这是一个能让所有人都受益的大棋局。美国现在才意识到,但已经有点晚了,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了 “一带一路” 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都愿意和中国一起走这条发展之路。
美国服了,全世界不得不服!美国财长贝特森近日以一句直白断语惊动东京:“中国是美国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