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回应了乌通社的尖锐提问:“没有乌

近史风云录啊 2025-08-14 15:42:17

8月12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回应了乌通社的尖锐提问:“没有乌克兰的乌克兰谈判,还能叫和平协议吗?”这一问题背景是特朗普宣布将于15日在沙特与普京闭门会谈,但没有邀请乌克兰和欧盟代表。这一举动显然让外界对谈判的公正性和全面性产生了疑问。 林剑在回应时强调,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乐见俄美保持接触。他进一步指出,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应适时参与,推动达成公平、持久、有约束力且被各方接受的和平协议。这番话的重点在于,不仅是表面上的会谈,而是实质上所有相关方都应共同推动真正持久的和平。 特朗普与普京的会谈,尽管表面上看似是在解决冲突,但乌克兰作为直接当事方缺席,的确让人感到不太合适。尤其是欧盟,作为积极支持乌克兰并在调解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角色,其缺席无疑让人怀疑这一谈判能否真正代表所有利益方的声音。如果缺乏乌克兰的参与,这样的协议是否能公正地处理乌克兰的诉求,是否能得到各方的认可,是一个关键问题。 林剑的回应不仅是对这一缺席问题的关注,也是对中国外交哲学的体现——“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应适时参与”。这表明中国并不认为“和平协议”只是几个大国在闭门中达成的共识,而是一个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的过程,必须考虑到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利益,才能达到真正公平的和平。 特朗普与普京的闭门会谈是否能够达成有效和平,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特朗普希望通过直接对话打破僵局,但这种做法也可能导致其他国家被忽视,尤其是乌克兰。对于普京来说,虽然他可能更愿意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与特朗普交流,但是否会在没有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达成协议,仍然是未知数。 但我们也不能轻易地将这一做法视为“不公平”,每个国家的外交战略都是独立的,特朗普和普京的会谈或许只是他们寻求和平的一种方式。正如林剑所说,和平协议不仅仅是停火或签署协议书,而是各方共识的体现,是一个持续合作的过程。表面上的协议签署并不代表各方真正的和解,和平的实现依赖于各方在核心利益上的共同认同与合作。 总的来说,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避免某些重要利益被忽视,确保所有相关方的参与,才是推动真正和平的关键。

0 阅读:10
近史风云录啊

近史风云录啊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