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李鸿章看到母亲露在轿帘外的脚,忙低声让娘把脚往回收收,没想到李母一脚

古凌国际 2025-08-14 15:54:41

1868年,李鸿章看到母亲露在轿帘外的脚,忙低声让娘把脚往回收收,没想到李母一脚踢开轿帘:“不孝的东西,你爹当年也不敢说这般话,你倒嫌我脚大!” 李鸿章的母亲周氏,早年日子过得挺苦。她小时候染上天花,脸上落了些白斑,乡里人给她起了个外号叫麻姑。她无家可归,被李鸿章的爷爷李殿华捡回去收养。 那时候李家不算富裕,李殿华开私塾教书,李文安就是周氏后来的丈夫,那时还小,两人从小一块长大。周氏从小就干活,她没有裹脚,双脚自然长大,在村里显得挺扎眼,但她不理那些闲言碎语,就埋头做事。 李殿华看她勤快,身板壮实,觉得她能生养,就把她嫁给了李文安。 婚后,周氏里里外外操持家务,让李文安专心读书。他后来中进士,当了官,家境虽清贫,周氏还是生了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她教育孩子勤奋,督促他们念书。 1855年李文安病逝,她一人拉扯八个孩子,卖家产维持生计,坚持让子女上进。 李文安为官清廉,薪水少,常接济穷人,家里日子紧巴巴。周氏瞪眼说,教孩子读书,长大成才,就不怕穷。果然,几个儿子都出息了,李鸿章成了直隶总督,权倾一时。 周氏常劝他们以盈满为戒,别忘寒窗苦读的日子。她一生朴实,不改本色,即便晚年享福,也保持旧习惯。 1868年,李鸿章那时45岁,刚升任湖广总督。他和哥哥李瀚章商量,把母亲接到武昌养老。李瀚章护送母亲南下,李鸿章带官员去码头迎接。 周氏精神好,从船上下来,没让人扶,就自己走上岸。 她坐进轿子,李鸿章扶着往前走,看到母亲脚露在轿帘外,就提醒她收回去。周氏发火,踢开轿帘,当场训斥李鸿章不孝,还提亡夫从不嫌弃。 李鸿章赶紧赔罪,跪地求饶,周氏才消气。从这以后,李鸿章再不提脚的事。他承认,是母亲的双脚支撑了李家,让他能走上仕途。 事件过后,李鸿章对母亲的畏惧加深,再没碰过类似话题。他把周氏接到督署,仆人伺候,但她不改旧习,抽旱烟,偶尔管家务。周氏拒绝奢华,各级官员来访,她应答得体,却不收厚礼。 她写信叮嘱子女清正为官,别骄奢。1870年后,李鸿章调任直隶,周氏随行北上,住天津宅院。 1882年,周氏八十多岁,身体衰弱,卧床几个月。李鸿章常探视,她坚持旧习惯,到最后。秋季她去世,李鸿章护送灵柩回合肥,葬礼隆重。 二十年后,朝廷三次追封她诰命,表彰母以子贵。周氏一生从贫到富,不变本性,这在历史上是典型例子。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古凌国际

古凌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