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41年,21岁的女战士莫林被活埋前,敌人竟突然问:你认识莫林吗?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8-15 00:15:20

[太阳]1941年,21岁的女战士莫林被活埋前,敌人竟突然问:你认识莫林吗? (参考资料:2020-11-27 抗日战争纪念网——威震东海之滨的“双枪老太婆”莫林) 1941年冬,江苏如皋的一场偷袭,将21岁的共产党员莫林直接推到了鬼门关。 当时,她刚调任西丰区委委员不久,叛徒告密引来的“和平军”搅乱了那个本就寒冷的冬夜,枪声响起,区委队伍被打散,同志们只能边打边撤。 莫林撤到双窑时,在结冰的河边发现了一位游击队战士,他显然是刚从对岸游过来,此刻已冻得不省人事。 莫林二话不说,立刻请老乡帮忙将人抬进窑洞,脱下自己身上唯一的棉衣给他盖上,又生火取暖,老乡看她自己冻得发抖,便把自家的小棉被披在了她身上。 直到半夜,战士才苏醒过来,可莫林心里却猛地一沉,她想起最重要的文件还在另一位战友身上,万一遗失,后果不堪设想,她顾不上疲惫,毅然决定掉头,沿着撤退路线原路返回寻找。 天蒙蒙亮时,她遇到另一位跑散的战士,两人便结伴同行,幸运的是,他们最终找到了散落在地的文件和枪支,然而,不幸也接踵而至,就在他们把东西捡进篮子时,枪声再次响起,他们又撞上了敌人。 “枪和文件绝不能落入敌手”,这是莫林唯一的念头,她当机立断,让战友先撤,自己则毫不犹豫地将装有枪支和文件的篮子沉入河中,然后朝着反方向跑。 因为跑得太急,脚上的草鞋都跑丢了,河边的芦苇刚被割过,根茬锋利如刀,她的双脚很快就被扎得鲜血淋漓,速度也慢了下来。 最终,她还是落入了敌手,面对敌人的拳打脚踢,她始终一言不发,被捕后,莫林被押到伪军营部。 审讯开始了:“你叫什么?认不认识莫林和顾斌?自首不自首?” 莫林一边敷衍,一边急中生智,借口要小便,跑到一户老乡家里,悄悄将一件毛线背心挂在了床架上,这件背心是战友王本英大姐送她的,她视若珍宝,她心里清楚,这是留给同志们的信号:看到这件背心,就知道我被俘了。 回到审讯现场,面对敌人的威胁,她的回答掷地有声:“我叫姚世瑞,不认识什么莫林、顾斌,我不会自首,该向抗日民主政府自首的是你们这些汉奸!” 敌人被激怒了:“你难道不怕死?” 莫林厉声回击:“怕死不当新四军!” 这彻底惹毛了伪军头目,他冲上去就是几个耳光,随即决定将莫林拉出去活埋。 而另一边,营救行动也在和死神赛跑,西丰区委书记顾斌等同志得知消息后,立即想方设法营救,莫林的亲人、朋友、师生,甚至还有江苏保一旅旅长詹长佑,都在四处奔走疏通关系。 就在伪军营部,活埋的深坑已经挖好,一个汉奸还在旁边声嘶力竭地叫嚣,可人群中,也夹杂着几句和稀泥的话,认为莫林不是什么大人物,埋了也没用。 而伪团部的头目自己也在盘算,杀一个不重要的人,不如留条后路,说不定还能捞一笔,他没下死命令,反而偷偷暗示,赎金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纸命令从伪团部传来:将人犯押解至团部审讯,挖好的深坑最终没能派上用场,伪营长的杀人计划打了水漂,莫林的命运,从就地活埋转向了漫长的铁窗岁月。 在牢里,急坏了的母亲赶来陪伴,要知道,敌人严刑拷打没能让她掉一滴泪,可夜里母亲一边轻拍着她,一边细声念叨着“瑞儿,睡吧”,却让她再也绷不住,泣不成声。 最终,这场围绕生命和利益的博弈有了结果,伪团长接受了“赎人”的提议,不过,这份自由的代价极为沉重,营救方总共花掉了2000元巨款。 其中一半,是党组织经县委批准,忍痛卖掉100担公粮换来的;另一半,则由姚家承担,这笔巨款也让姚家元气大伤,在古坝镇世代经营的“德生堂”药店被迫关门。 在狱中煎熬了二十多天后,莫林终于走出了魔窟,那时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团圆,而她重获自由,心里却总是空落落的,因为她离开了并肩作战的同志们。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