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张国焘的亲兄弟张国庶,25岁时已是一省书记,他出众的能力毫不逊于哥哥。不幸的

古往奇趣角 2025-08-15 10:45:06

他是张国焘的亲兄弟张国庶,25岁时已是一省书记,他出众的能力毫不逊于哥哥。不幸的是,因叛徒出卖,与妻子晏碧芳及四十多名革命同志同时被捕。当敌人知道他是张国焘的弟弟后,敌人不敢怠慢,打算以高官厚禄诱降。张国庶不为所动,遂又被严刑酷打,仍誓死不屈。 张国庶1905年9月出生在江西萍乡上栗县一个有点家底的家庭里,父亲张鹏霄是清末拔贡生,还当过浙江象山县知事和九江地方检察厅厅长,家里日子过得还算宽裕。张国庶从小和哥哥张国焘一起念书,两人脑子都特别灵光,父亲教他们识字读书,兄弟俩很快就显露出聪明劲儿。张国焘早早投身革命,对弟弟影响很大,让他也开始关注外面的大事。 1923年,张国庶进了萍乡中学,正赶上安源路矿工人运动闹得热火朝天,那场运动让许多年轻人眼界大开,他开始接触进步想法,思想上慢慢转变。学校里到处是讨论时事的氛围,他也参与其中,渐渐明白工人农民的苦日子。次年,他就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这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在萍乡县算是最早一批成员。 1925年,张国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继续在安源路矿干事,组织工人活动,帮着散发传单,推动罢工什么的。他的表现突出,很快就得到认可。1926年,青年团萍乡特支成立,他当了宣传委员,负责号召更多人加入,工作干得有板有眼。没多久,湖南省委派他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那里是革命青年聚集的地方,他学了不少理论知识。 两年后回国,张国庶化名周之德,先在中共中央当巡视员,管上海各区的地下工作。他跑来跑去,联络党员,重建组织,处理各种棘手问题。1930年初,江西党组织出了乱子,他被派去九江重建,任省委书记。那时候他才二十多岁,就挑起这么重的担子,能力确实强,协调各方力量,发展党员,稳住局面。 张国庶的领导风格务实,他注重基层,经常检查工作细节,确保党组织不散架。在江西期间,他推动党员数量增加,还处理了一些内部矛盾,让队伍更团结。他的哥哥张国焘那时已经是党内大人物,但张国庶靠自己本事,一步步上来,没沾多少光。很多人说,他组织才能不比哥哥差,决策时总能抓住关键。 1930年5月,事情突然变卦。叛徒告密,国民党士兵抓捕了张国庶、妻子晏碧芳和四十多名同志。逮捕行动来得快,他们来不及销毁文件,就全被逮住。敌人先不知道张国庶的底细,通过审问别人和叛徒供词,才搞清楚他是江西省委书记,还是张国焘的弟弟。这下敌人重视起来,南昌警备司令张辉瓒亲自过问,下令单独关押,避免出岔子。 敌人先试着拉拢,用高官职位和钱财诱惑,想换取情报和投诚。张国庶直接拒绝,没给任何回应。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开始严刑拷打,用鞭子抽,用烙铁烫,用棍棒打,各种手段轮番上。他挨了多少苦,身体伤痕累累,但就是不松口,没出卖同志,没泄露秘密。 整个审讯过程持续好几天,敌人轮班折磨,想逼他开口。可张国庶坚持到底,誓死不屈。他的态度让敌人气急败坏,却也拿他没办法。在那种环境下,能扛住诱惑和痛苦,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老同志推动党史部门查证,访谈幸存者,翻历史文件,终于确认真相。张国庶夫妇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故居修缮,纪念碑建起来。萍乡当地现在有他们的故事流传,让后人记住那段历史。

0 阅读:103
古往奇趣角

古往奇趣角

奇趣视角,发现历史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