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女子带4个孩子去吃面,利用商家免费续面的服务,她只点了一碗面,然后两次

蜜蜂说社 2025-08-15 12:18:50

河南郑州,女子带4个孩子去吃面,利用商家免费续面的服务,她只点了一碗面,然后两次进行续面。第三次续面时,老板不同意了,拒绝了女子的要求,女子反手就给老板差评。老板为了自证清白,公开了店里的视频,说明事情的情况,女子却认为老板侵害她的肖像权,直接报警。 8月15日,环球网报道了一场续面风波,一碗面引发了差评大战。 8月13日晚上7点多,三名成年女子带着四个孩子,一共七个人,气呼呼地围在餐桌旁,其中一名女子正满脸愤怒地和餐馆老板霍先生理论着。 原来,这七个人进店后,点了一碗13元的饸饹面、一份18元的涮毛肚、两个凉菜,还有一份团购的15.8元羊肉串,总共花了70多元。 在吃饭的时候,几个大人想着孩子可能没吃饱,就利用餐馆“免费续面”的服务,只点了一碗面,然后分开来让4个小孩吃。 一碗面4个小孩肯定不够,其中一个女顾客就先后两次要求老板给孩子续面。孩子不够吃,女子就第三次要求续面,这一次惹来霍先生的不满。 霍先生的餐馆已经开了三年,一直有个“一人一碗面,免费续面管饱”的规则。 这就是说,顾客买一碗面,能免费加面条,直到吃饱为止。不过,这个规则针对的是“一人一碗”的个体消费。 霍先生看着这一大家子人,就一碗面还想让全家吃饱,心里实在接受不了。 他赶紧跟女顾客解释:他们规则是一人续面免费,要是孩子多,您再单独买一碗面更合适。 可这女顾客态度特别激动,根本不听霍先生解释,还在那不停地嚷嚷:你们这就是欺负人,孩子小,吃不了多少,多续点面怎么了。 说完,女顾客转身就在平台上给餐馆来了个差评。 霍先生一看这情况,心里也火了,双方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现场视频把霍先生和女顾客这6分钟左右的沟通过程全记录下来了。吵完架,这女顾客更过分了,直接在平台上连续给了两个差评。 霍先生心里实在憋屈,想着好好跟顾客沟通,把差评删了,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于是他赶紧联系女顾客,可不管怎么说,女顾客就是不同意删除差评。霍先生没办法,为了自证清白,就把店里的监控视频公开了。 这视频一公开,女顾客可不干了,认为霍先生侵害了她的肖像权,立刻要求下架视频,还报了警。 8月14日下午,霍先生无奈的告诉记者。他开餐馆三年了,一直诚信经营,这规则也是明明白白的。 女顾客这一大家子人,就点一碗面还想让全家吃饱,实在没法接受,还给他差评,能不生气吗? 目前,警方已经介入处理这起纠纷。 可霍先生态度很坚决,他告诉记者:我不同意和解,要是对方非要闹,我就走法律程序。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公开视频有点冲动,现在已经暂时把视频删了,打算等给视频里的人物打码处理后,再重新发布。 事后,霍先生也意识到“免费续面”规则可能存在漏洞。他叹了口气说:“以后带孩子的顾客要是觉得面不够吃,想加面,就得单独付费购买,不能让这种不合理的事儿再发生。 对于霍先生的遭遇,从法律角度应该如何看待呢? 一、商家的免费续面规则属于格式条款。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霍先生店铺的“一人一碗面,免费续面管饱”规则属于单方制定的格式条款。 若商家未提前以醒目方式说明“续面仅限点单者本人享用”,消费者可能基于“免费续面”的字面理解,认为可以多人共享。 本案中,顾客主张“其他店铺允许无限续面”,而霍先生称“从未允许多人共享一碗面”,反映出规则的实际告知存在模糊性。 商家若未能有效说明规则的适用范围,可能因条款表述不明确而承担不利后果。 从商业习惯看,商家允许续面的本意是为避免单人就餐者因分量不足而补充,而非支持多人共享。 但若商家未明示“续面仅限同一人就餐”,则顾客的行为可能属于对规则合理范围的误解,而非恶意“薅羊毛”。 因此,商家需完善规则表述,避免因条款歧义引发纠纷。 二、商家公开监控视频可能涉嫌侵犯肖像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霍先生在未征得顾客同意的情况下,公开含有顾客及儿童影像的监控视频,形式上已侵犯其肖像权。 肖像权侵权不以营利目的为要件,即便商家出于自证清白的目的,仍需取得权利人同意或符合法定免责情形。 根据司法实践,在特定情形下,行为人可能主张“合理使用”抗辩。 本案中,顾客连续差评可能导致商家社会评价降低,霍先生公开视频的目的在于还原事实以消除负面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商家应优先采用马赛克或局部遮盖人物面部等方式处理视频,而非直接公开原画面。 目前霍先生已删除原视频并承诺打码后重新发布,符合补救要求。若未来视频经匿名化处理且不针对具体个人,可能不构成侵权。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41
蜜蜂说社

蜜蜂说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