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据外媒报道,中国工信部等部门要求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

永不言败傲苍穹 2025-08-15 17:56:31

2025年8月13日,据外媒报道,中国工信部等部门要求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证实大量采购H20是否合理,并建议采用国产替代方案。这个不应该是建议,应该是必须使用国产替代! 2025年8月中旬,没两天,咱们中国相关监管部门连续发出三道急令。 接着约谈英伟达,最后官媒直接点名H20存在性能缺陷和安全风险。 一套组合拳下来,那真是显而易见,在事关核心安全的领域,用谁家的芯片,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7月3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直接约谈了英伟达。 而这次会面的核心议题,就是直指他面向中国市场特供的H20芯片安全性。 中方要求英伟达必须详细说明并证明该芯片不存在“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等潜在后门技术风险! 这记直球打得突然而精准,让美国企业措手不及。 芯片安全,特别是可能涉及国家命脉领域的信息安全,在此时被提到了不容含糊的高度。 约谈刚结束,八月初的中国权威媒体旋即刊发分析文章,矛头同样指向H20。 文章以技术细节说话,直接点明了三大问题。 性能相比英伟达的顶级产品大幅缩水,甚至不到顶尖算力芯片30%。 功耗水平远超行业标杆,与国家积极推行的能效升级策略背道而驰。 最关键的,是在硬件架构和软件驱动层面是否留有可被利用的“暗门”,存在严重的安全疑虑。 这些疑虑并非空穴来风,在专业圈内早有讨论,但此次被官方背景的媒体公开点破,分量自然不同。 这一套动作还没收尾,路透社在8月13日又揭露了新消息。 中国工信部等主管部门近期已与包括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在内的头部科技企业进行沟通。 沟通的要求就是这些计划大规模采购H20的企业,必须详细证明“为什么必须使用H20芯片? 换句话说,就是要说明国产的同类替代产品为何不能满足需求? 文件措辞虽用的是“建议”考虑国产替代方案,但在场的所有企业都心知肚明,当前环境下继续大规模选用H20,在商业考量之外,正面临日益沉重的非商业压力,已经显得不那么明智,甚至可以说触碰了某种“红线”。 为何中国选择在此时刻对一款看似合规进口的芯片采取如此强硬而全面的审视态度? 表面上是为了排除安全风险,但核心根源深植于国家确保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钢铁意志之中。 事件的最初原因或许要追溯到7月。 当时,特朗普政府解除了对H20等部分AI芯片的对华出口限制。 然而这个“开闸放水”并非善意,而是附加了苛刻条件。 要求芯片销售额的15%必须上缴给美国政府,作为特别的“技术税”。 这种既要卡脖子、又想从被卡者口袋里掏钱的做法,粗暴地践踏了“自主可控”的底线。 面对美方意图明显的技术倾销与遏制,中方的应对策略清晰有力。 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安全审查为技术引进设立不可妥协的“安全门槛”。 另一方面,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事实压力,迫使企业在关键采购决策上倾向国产化替代。 国家早已定下目标,到2026年,国内数据中心使用的芯片中,国产芯片比例必须突破40%。 这一指标并非软性建议,而是硬性要求。 因此,这次针对企业采购H20的“建议”,传递的实则是加速转向国产的“紧迫令”。 核心技术领域的命脉,绝不能假手于人,更不能让人留有“后门”。 主要信源:(采购英伟H20,需说明理由!——芯智讯)#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16
永不言败傲苍穹

永不言败傲苍穹

永不言败傲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