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偷工减料?国外机构拆了一辆海鸥想找证据,却更想不明白了 每次打价格战,比亚迪往往冲在最前面。于是有美国人认为,比亚迪一定偷工减料了,便拆解了一辆比亚迪海欧想要找到证据。 当然,对于比亚迪偷工减料的问题,之前就有人怀疑过。尽管比亚迪进行了反驳,可是人们总喜欢相信容易引起茶余饭后谈资的事情,因此反驳的效果并不佳。 不过好在,虽然瓜要吃,可是生活也是要继续的。能买到便宜的比亚迪,干嘛要去买昂贵的合资车?所以这几年虽说比亚迪一直陷于类似的传闻中,可大家伙还是愿意用钱投票,硬生生把它捧到了国产一哥的宝座。 而这就导致老外们很不服气,一家叫做caresoft global的汽车研究公司就买了一辆比亚迪海鸥把它给拆了,就想要看看比亚迪如此便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结果拆了以后就崩不住了,他们居然发现,比亚迪海鸥的工艺和材料远远超过了同级别产品,动力电池光是焊点数量都要比本田飞度高30%,散热板使用的是高成本的铝合金,完全没有一点廉价塑料的影子。 比亚迪海鸥最低配也有6个安全气囊以及电子稳定系统等配置,这种配置要是放在欧美车企上,没有20万元根本就拿不下来。 最后该公司惊讶地发现,他们根本就找不到任何比亚迪偷工减料的证据。比亚迪是靠着设计创新来降本增效的,比如他们的电磁包高度才122mm,可以有效提升空间的利用率并减轻车重,也间接降低了电池容量的需求。 但该公司又认为,仅凭借这些也无法让比亚迪做到如此便宜的程度。再次精心研究后发现,比亚迪还有一套高度整合的全产业链系统,几乎所有配件都是比亚迪自己生产,自己研发的。 这就相当于肥水不流外人田了,这相对于绝大多数都需要外购零部件的车企来说存在着巨大的优势,直接导致比亚迪的成本锐减。 而成本减少就会导致价格降低,价格降低又会导致销量上升,所以比亚迪去年就卖出了400万元,进一步平摊了研发成本,如此一来价格又怎么可能不便宜。 该机构做出了个推断,在国内不到10万块钱的比亚迪海鸥,其整体工艺和性能若是放在国外,就和3万美元的车型差不多,合计人民币20万元左右。 而凭借国外工人懒懒散散的工作态度,高昂的人工工资,到处采购的零部件,直接导致国外车企成本居高不下,不可能以如此低廉的价格生产出同样一辆比亚迪海鸥。 美国现在想尽一切办法限制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全球竞争力,对中国电车进行各种封锁。这次对比亚迪的拆解,恰恰验证了美国的恐惧合理性。如果放任像比亚迪这样的产品进入,那么欧美车企的传统优势就真的崩塌了。【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同事开了五年的比亚迪汉,今天我陪他一起去售后更换了电池,车子升上去才发现比亚迪的
【27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