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纪念日,靖国神社人山人海,石破茂公开表态,不提道歉反省 虽然没有按惯例发表“首相谈话”,但石破茂最终还是在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发表了一段公开讲话。 当天,在所谓“日本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石破茂声称,日本需要把对战争的忏悔和惨痛教训铭刻于心,不能重蹈历史覆辙。 这段话乍听似乎是对过去的反思,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石破茂并没有提到一个关键点:道歉。每年在“日本投降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日本政界总是摆出“忏悔”和“教训”的姿态,然而,在这些讲话中却总是缺少真正意义上的“道歉”二字。 石破茂说日本要“铭刻教训”,但问题在于,铭刻教训和实际的悔过、道歉并非一回事。 所谓的“铭刻”往往只是一个口号,更像是一种表面功夫,似乎可以让日本在国际舞台上有一个“正确”的立场,但却没有做到具体的行动,尤其是面对曾经受害的国家时,言辞的缺失让人感到无比的失望。 回顾历史,日本在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里,虽然有过一系列的道歉和反省声明,但这些言辞在很多时候都显得空洞且不够真诚。 尤其是靖国神社问题,尽管每年都有无数的民众前往缅怀“战殁者”,但其中的战犯问题一直未得到彻底的清算。 尤其是一些高层政客的言辞,总让人觉得他们更多的是在强调自己的“受害者身份”,而不是主动承担过错。这种态度,也让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韩国等国对日本的道歉行为感到不满和质疑。 石破茂没有在这次讲话中提到“道歉”,也许他认为,作为一位资深政治人物,他的这种表态已经足够体现出日本的“反思”。然而,这种“反思”是否能被真正理解和接受,却是另一个问题。 在世界各国对历史的解读中,不同的立场往往导致对同一个历史事件的理解差异。 而对于日本而言,单纯的“铭刻”似乎并不足够,真正的悔过应该是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尤其是在面对过去的受害者时。真正的忏悔,不仅仅是在国内的仪式上做文章,更应该是对外展现出深刻的悔悟与改正。 再从国际视角来看,日本近些年的做法一直充满着矛盾。尽管国际上对日本的态度在某些方面已有所宽容,特别是因为其经济成就和国际责任,但当涉及到战争历史时,日本的外交政策似乎总是不能做到全面诚恳的反思。 无论是“慰安妇”问题,还是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都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和分歧。而这些争议背后,正是因为日本未能在实质性上作出道歉与反思。 石破茂此次讲话的内容,虽然承认了“忏悔”和“教训”,但是否能为日后的外交关系带来真正的积极变化,仍然充满疑问。 不仅如此,这样的态度也可能会影响到日本与邻国之间的关系。在国际政治中,历史问题的处理总是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当前的合作与互动。 尤其是面对中国、韩国等历史上受害较深的国家,日本如果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反而会使得两国间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日本每年在纪念“投降日”时进行的仪式,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但这些仪式是否能真正起到和解的作用,还是更多成为了政治博弈的舞台?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或许,有些人认为,道歉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日本是否真正放下过去、展望未来。 可是,历史不容忘记,也不容淡化,特别是当它牵扯到无数人的生死和苦难时。没有真正的道歉和反省,历史就会永远笼罩在阴影之下,无法得到真正的治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阿拉斯加峰会能推动俄乌停火吗
果然还是日本人最懂日本人!今天是日本战败投降80周年,本应是全日本深刻反思之
【6评论】【7点赞】
风之子
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