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普会结束不到24小时,中国官宣一个好消息,印度不慌了! 16日,外交部发言

古今知夏 2025-08-17 18:15:49

特普会结束不到24小时,中国官宣一个好消息,印度不慌了! 16 日,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王毅外长将在 18 日至 20 日前往印度,参加中印边境问题特别代表第 24 次会晤。这个消息一出来,印度国内不少关注国际局势的人都觉得,来得正是时候。 印度最近的日子确实不好过。特普会上,特朗普和普京相谈甚欢,可转过头来,美国就对印度亮出了强硬的一面。 美国财长先是放出话来,要对印度加征二级关税,目标直指印度的医药和 IT 服务出口,这两大产业可是印度经济的重要支柱,一旦加征关税,损失会相当惨重。 紧接着,美国又宣布暂缓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制裁,这就让印度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同样是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中印两国的待遇却天差地别。 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比已经达到了 22%,可美国始终没有给印度明确的制裁豁免,这让印度的石油进口企业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天美国的制裁就落到自己头上。 而中国不仅能安稳地从俄罗斯购买石油,还趁着国际油价波动,让国内的炼油厂开足马力生产,加工出来的成品油不断销往东南亚市场。 要知道,这些市场原本是印度石油公司的传统势力范围,现在被中国企业抢占了不少份额,印度心里自然憋屈得很。 除了能源和贸易方面的压力,美国在半导体领域也给印度添了不少麻烦。印度刚刚投入 100 亿美元启动 “芯片制造激励计划”,一心想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占据一席之地,可美国商务部突然收紧了对印度半导体产业的技术转让许可。 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印度的芯片制造计划就像被卡了脖子,进展十分缓慢,这让莫迪政府的产业雄心备受打击。 在国际上,印度也渐渐发现,和中国有不少可以合作的地方。上个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西方一些国家试图推行 “碳边境税”,这明显是想卡住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脖子,在这件事上,中印两国的立场高度一致,都明确表示反对。 再看印度洋周边的局势,美国主导的 “印太经济框架” 把海事合作列为核心议题,可在印度最关心的渔业资源保护问题上却含糊其辞,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措施。 相反,中国和马尔代夫签署的 “蓝色经济合作协议”,里面明确包含了渔民培训和远洋捕捞技术共享等内容,这让印度意识到,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正以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方式不断扩大,而且这种影响力更多的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合作来实现的。 这次王毅外长访问印度,要谈的可不止边境问题这一件事。中印之间搁置多年的铁路合作项目,能不能借着这次会晤重新启动,就是一个很关键的点。如果这个项目能顺利推进,不仅能改善印度的交通状况,还能带动两国的贸易往来。 还有印度的药用植物资源,品质优良,要是能通过中国的中医药市场打开销路,对印度的经济发展也是一笔不小的助力。 甚至在应对跨国电信诈骗这类民生问题上,两国执法部门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要是能建立更顺畅的协作机制,就能更好地保护两国人民的财产安全。 对莫迪政府来说,这次会晤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通过和中国的对话,既能向美国展示印度并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提升自己在国际博弈中的地位,又能借助稳定的中印关系,为明年的大选积累一些经济合作的成果。 毕竟,美国的 “印太战略” 越来越像是空中楼阁,实际能给印度带来的好处少之又少,印度现在更需要的是能脚踏实地开展合作的伙伴。 现在,印度国内对这次会晤充满了期待,不少媒体都在报道相关的消息,分析这次会晤可能取得的成果。 人们普遍认为,只要中印双方都能拿出诚意,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就一定能在很多问题上达成共识,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的台阶。而这一切,都将从王毅外长踏上印度的土地开始。

0 阅读:218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