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严惩!”贵州贵阳,一女子因无力偿还20万赌债,竟选择和男子“闪婚”,索要15.8万彩礼、黄金首饰32687元用来偿还债务。婚后女子拒绝与男子同房,两个月后更是直接玩起了失踪,男子这才发现自己被骗婚了,随后将女子告上法庭,8月13日,法院判了。 湖北安陆市人民法院的案卷里,厚厚一叠银行流水单记录着徐某走向深渊的轨迹。 2022年底,她在纹身店同事的推荐下接触了一款网络赌博软件,最初只是用几百元零花钱试试手气,赢了两笔后,她开始相信“赌博能轻松赚钱”。 纹身店的工资条显示,她2023年1月收入8200元,其中6000元直接冲进了赌博账户;到了3月,这个数字变成了1.2万元,远超她当月的工资总额。 “赢的时候一晚能赚半个月工资,输了就想翻本。”徐某在派出所的供述里这样描述,这段录音被作为证据提交给法庭。 她的手机里还存着2023年5月的聊天记录,给朋友发的消息里写着“再借我5000,这次肯定能赢回来”,而这样的借款记录,在她的微信和支付宝里有37条之多。 截至2023年8月,她的债务明细单上,本金加利息已经累计到20.7万元,催债电话从每天3个变成了10个,甚至有催收人员找到她工作的纹身店,让她不得不临时请假躲了三天。 正是这场愈演愈烈的赌博,让她盯上了“结婚骗彩礼”这条路。2023年9月初,徐某在催债信息“再不还钱就上门”的威胁下,注册了婚介平台账号。 她在给婚介顾问的私信里直言:“我急着结婚,对方能出15万以上彩礼就行,其他条件无所谓。”这番话被婚介的后台记录留存,成了证明其诈骗动机的关键。 9月21日与李先生见面时,徐某刻意用长袖遮住胳膊上的纹身——那是她熬夜赌博输钱后冲动纹下的图案,生怕被对方看出自己的“不务正业”。 当李先生问她业余爱好时,她撒谎说“喜欢追剧、散步”,却绝口不提那些在赌博平台上熬到天亮的夜晚。 相亲后的第三天,她主动发消息给李先生:“我觉得你人很踏实,要不我们尽快结婚吧?”此时,她的手机里刚收到一条催债短信:“最后三天,不还钱就爆通讯录。” 2023年9月25日领证当天,李先生将15.8万彩礼转到徐某账户,她当着对方的面把黄金首饰放进首饰盒,转身就找了家金店按克重变卖,32687元的首饰被折价29800元脱手。 银行转账记录显示,当天下午3点,她分三笔将18.78万元转给了三个不同的催收账户,其中最大的一笔12万元,恰好对应她在某赌博平台欠的本金。 还款成功后,她收到催收人员的短信:“暂时不找你了,但剩下的利息抓紧。” 婚后同居的日子里,赌博留下的痕迹从未消失。李先生发现她总是对着手机屏幕叹气,问起时就说“工作上的事”,实则是在查看赌博平台的盈亏记录。 有次深夜,她手机突然弹出赌博平台的推送消息,她慌忙按灭屏幕,谎称是“垃圾短信”。 这种刻意隐瞒,让她更抗拒与李先生有亲密接触——她害怕对方在亲近时发现自己手机里的秘密,更怕这段建立在谎言上的关系提前崩塌。 2024年1月2日,徐某借口回贵州处理“老家房产”,实则是躲回贵阳继续赌博。她在出租屋里用仅剩的几千元再次下注,输光后彻底断了与李先生的联系。 直到被警方找到时,她的手机里仍有3个赌博APP处于登录状态,最近的下注记录显示在2024年3月,也就是她写下还款借条之后。 法院审理时,检察官特意将徐某的赌博流水与彩礼流向进行比对,两组数据高度重合的时间线,清晰证明了“以骗婚所得偿还赌债”的完整链条。 判决书里明确指出:“被告人徐某因赌博陷入巨额债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结婚意愿骗取财物,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且诈骗数额巨大,应依法惩处。” 最终,徐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1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同时被责令退赔190687元。 这场由赌博引发的骗局,让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人都付出了代价——李先生损失了多年积蓄,徐某则要在铁窗内为自己的贪婪和侥幸买单。 正如承办法官在庭审时所说:“赌博从来不是赚钱的捷径,而是毁灭的开端,任何试图用违法手段填补赌债的行为,最终只会让自己坠入更深的深渊。”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女子为还赌债收19万彩礼首饰,闪婚拒同房两月后失联 一审获刑3年11个月并退赔彩礼》
人老了,手真不能伸太长。我老家邻居老太太,现在80多岁了,还一个人做吃做喝,没有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