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得警惕了!最近俄媒体在莫斯科多家主流报刊上分析:中国如果发生战争,绝不只是“一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8-18 13:46:17

真得警惕了!最近俄媒体在莫斯科多家主流报刊上分析:中国如果发生战争,绝不只是“一对一”,而是会面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蓝盟”多国联合压力。俄媒警告,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能高枕无忧。 早在2023年6月,中国学者在《中国舰船研究》期刊上发表的海军作战模拟研究,就已经把潜在风险摆到了台面上。这项研究设定了一个名为“蓝盟”的假想敌,模拟了从一对一到多国联合介入的五级压力测试。 在最高级别的场景中,解放军舰艇需要同时应对多方向的导弹、鱼雷攻击,还要防范通信被干扰,能否在这样的高强度对抗中存活下来成为关键指标。虽然研究没有直接点明“蓝盟”的身份,但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等装备的出现,让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个“蓝盟”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联盟。 现实中,“蓝盟”的动作愈发频繁和激进。2025年2月,中国海军编队正常穿过苏禄海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立即跳出来反对,这种过度反应背后,是“蓝盟”试图在南海地区制造紧张局势、遏制中国影响力的意图。 5月,北约在北欧、大西洋等地举行“刺猬2025”“地中海打击25”等大规模军事演习,日本、以色列还派人观摩,试图将“印太化”战略塞进北约体系,进一步整合军事力量,对中国形成包围。 美国印太司令部依托关岛、迭戈加西亚等基地构建了一张军事网络,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反潜和导弹防御能力的补充,更是让中国海权面临立体包围的严峻态势。 面对“蓝盟”的压力,中国这些年的军事现代化成果无疑是关键底牌。美国智库的模拟结果显示,如果中国使用东风-17攻击航母,美军的拦截成功率几乎为零,这种导弹就像“打狗棍”一样,专门克制美军舰队。 福建舰电磁弹射的成功、歼-20隐身战机的成建制列装、东风-41洲际导弹的威慑力,以及运-20构建的战略投送网络,都标志着中国已经打造出一个覆盖海、陆、空、天、电的多维一体、攻防兼备的现代化国防体系。 然而,俄媒也提醒,现代战争是体系化的较量。美国如果联合盟友实施贸易禁运、金融制裁,中国的出口将会受到重大影响。中国应对“蓝盟”的底气,不仅仅依赖军事硬实力,还需要经济韧性、信息管控和民间力量的深度融合。 从历史的角度看,甲午战争的教训深刻地告诉我们:技术落后会挨打,但盲目自信更可能导致亡国。如今中国的军力早已今非昔比,但必须警惕“蓝盟”的体系化作战和金融制裁。 俄乌冲突的现实也表明,经济武器有时候比导弹更具杀伤力。中国需要加快内循环,推动科技自主,把“饭碗”端得更稳。 在经济韧性方面,中国近年来积极推动“双循环”战略,加强科技自主创新。中国科学院研发的“启蒙”AI系统,仅用5小时就能完成传统团队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成的芯片设计工作,性能媲美Intel486,这一突破不仅提升了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自主能力,也为应对可能的技术封锁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是为中国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通过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国不仅拓展了国际市场,还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多元化的国际合作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西方可能施加的经济压力。 能源安全是经济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能源进口方面采取多元化策略,降低对单一来源的依赖。2025年,中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预计控制在40%以内,原油进口来源国超过40个,中东、俄罗斯、中亚等地区占主要份额,美国仅占1.7%。 同时,中国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截至2025年,战略石油储备已达到相当于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为应对可能的能源供应中断提供了保障。 金融防御方面,中国实施《反外国制裁法》,明确了反制措施的法律依据和具体操作流程,同时中国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大国过招,从来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中国既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胆气,更要有“运筹帷幄之中”的智慧,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站稳脚跟,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回顾历史,中国曾因技术落后和盲目自信遭受沉重打击;立足现实,中国在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蓝盟”的严峻挑战。 未来,中国需要继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升综合国力,以“硬气”应对军事挑衅,用“聪明”化解经济和信息战风险,在大国博弈中赢得主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