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当年搞冒险主义突击时,核心扛把子的博古同志24岁,凯丰同志25岁,顾得上就问

菖蒲繁花居 2025-08-18 21:42:17

红军当年搞冒险主义突击时,核心扛把子的博古同志24岁,凯丰同志25岁,顾得上就问的李德31岁,老成持重的翔宇同志也就33岁。电视剧演的都太老成了。力挺博古把事的米夫,米夫也才31岁。就是刚毕业直接一把手。 1931年到1934年,红军面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那时中央推行冒险主义突击策略,这些年轻领导发挥关键作用。博古24岁主持临时中央,强调集中兵力正面迎敌,不顾敌强我弱实际,导致广昌战役失利。凯丰25岁管宣传,在报刊上鼓吹“左倾”理论,号召工人暴动和反对富农,忽略了农村根据地实际情况。李德31岁作为军事顾问,坚持短促突击战术,要求红军构建工事硬拼国民党正规军,这套欧洲战场经验在中国山地战中行不通,造成红军被动挨打。周恩来33岁负责督促军事计划执行,努力协调各方,但受“左倾”路线制约,无法扭转局面。米夫31岁从后方指导,通过信件和会议推动博古掌权,强化教条主义,忽略中国革命具体特点。这些年轻人的决策虽有热情,但脱离实际,加剧了红军困境。 冒险主义时期,博古主导的临时中央一味追求城市暴动和进攻大城市,忽略农村包围城市路径。凯丰在宣传中强调反右倾是主要危险,推动党内斗争升级。李德指挥红军采用阵地战,放弃机动灵活优势,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周恩来虽提出避敌锋芒建议,但整体路线未变。米夫力挺博古上位,通过六届四中全会改组中央,确保“左倾”势力控制大局。这些年轻人刚从学校或国外回来,直接上手领导,经验不足却信心满满,结果让革命遭受重大损失。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后,冒险主义错误暴露更明显。博古和李德组成三人小组指挥,李德坚持北上会合红二六军团计划,不听劝阻,导致湘江战役红军减员过半。凯丰支持博古立场,在会议上反对调整路线。周恩来推动召开通道会议,初步改变行军方向,避免更大灾难。米夫虽已回国,但他的影响通过王明延续,推动更“左”的指令。这些年轻领导在长征初期决策失误,让红军付出巨大代价。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标志转折。会议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教训,博古作报告承认错误,李德军事指挥权被解除。周恩来支持毛泽东领导集体确立,凯丰虽初期反对,但会议后接受调整。李德转为顾问,不再干预决策。周恩来继续在中央工作,协调长征事务。博古和凯丰转入其他岗位,参与宣传和组织。米夫在苏联继续共产国际工作,但1938年在大清洗中被错杀,年仅37岁,后获平反。 遵义会议后,红军战略转向灵活游击战,长征胜利抵达陕北。周恩来参与抗日统一战线,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博古转宣传领域,编辑报纸和文件。凯丰从事理论宣传,任中宣部部长。李德跟随长征到陕北,1939年离开中国,回苏联教学。博古和凯丰继续在延安工作,参与整风运动。 抗日战争爆发,周恩来在重庆开展统战,联络民主党派和国民党。李德在苏联撰写回忆录,记录中国经历。博古负责新华社,凯丰管党校教育。解放战争中,周恩来指挥后勤和谈判。博古和凯丰参与东北和华北事务。 1946年4月8日,博古和凯丰乘机从延安去晋北途中失事遇难,博古39岁,凯丰40岁。周恩来1949年后任国务院总理,指导国家建设,直至1976年1月8日逝世。李德1974年8月15日在东德逝世。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菖蒲繁花居

菖蒲繁花居

给你想看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