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罗芳珪,1937年南口战役中,他任国民革命军第13军89师529团团长,

永不言败傲苍穹 2025-08-18 21:56:32

革命烈士罗芳珪,1937年南口战役中,他任国民革命军第13军89师529团团长,率部坚守阵地,面对日军狂轰滥炸,激励官兵“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多次击退日军。8月21日,阵地被突破后,他亲率预备队反击,与日军展开白刃战,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最终壮烈牺牲。 1937年8月21日,在南口前线龙虎台阵地,刚经历过一场战斗、 国民革命军第13军89师529团团长罗芳珪,腹部中弹,鲜血浸透了军装。 一旁的警卫员哭喊着要背他撤离,他却死死抓住战壕边,用力嘶吼:“别管我,守住。” 在牺牲时,他贴身口袋里还放着一封未写完的家信。 “吾儿尚幼,汝需教其爱国”! 这封染血的家书,连同他“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誓言,共同铸就了抗日战争史上“四大名团”之一529团的不朽传奇。 罗芳珪,1907年生于湖南衡山。 少年时,常常听到长辈们念叨着甲午战败的屈辱。 18岁那年,他怀揣救国的想法,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与林彪、张灵甫等成为同窗。 毕业典礼上,他紧握拳头,誓言铮铮:“若倭寇再犯,我必第一个冲上去!” 这并非一时豪言,而是他毕生践行的信念。 毕业后,他投身北伐,从排长、连长一路升至营长,在枪林弹雨中淬炼成长。 1933年,长城抗战烽火燃起,时任营长的罗芳珪率部死守古北口。 面对日军猛攻,阵地三度易手,他三度率残兵夺回。 激战三日,全营官兵仅剩72人,他本人左臂被打穿依旧没有下火线。 此役,他初显“硬骨头”本色,也赢得了“罗疯子”的军中威名。 1934年,因战功卓著,他升任第13军89师529团团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 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后,日军沿平绥铁路西犯,兵锋直指南口。 此地扼守北平通往西北的咽喉,素有“绥察前门,平津后门,华北咽喉”之称,一旦失守,日军将打通平绥线,华北战局危如累卵。 第13军奉命紧急驰援,罗芳珪的529团作为先头部队,于8月1日冒着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乘火车强行突进至南口前沿。 他们扼守的龙虎台阵地,地势险要却无险可守,只有一片山坡暴露在日军炮火之下。 8月8日,南口保卫战正式打响。 日军集结重兵,飞机轮番轰炸,重炮集群覆盖射击,将龙虎台阵地犁了一遍又一遍。 工事被毁,战士们只能依托弹坑顽强抵抗。 罗芳珪身先士卒,白天穿梭于各前沿阵地,嘶喊着鼓舞士气:“身后就是北平父老!退一步,百姓多遭一分罪!” 夜晚则就着马灯研究敌情,他命人在阵地的巨石上刷写“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标语。 炮弹炸碎了石头,炸飞了字迹,他便命人再写,字迹一次比一次更大,一次比更醒目,成为全团官兵心中不倒的精神丰碑。 官兵们缺水断粮,渴饮雨水,饥啃硬饼,却无一人退缩。 在这段日子里,在罗芳珪的带领下,529团死死钉在龙虎台,一次次打退日军的疯狂进攻。 惨烈的战斗持续至8月21日。 日军调集更多兵力,在坦克掩护下扑向529团阵地。 前沿电话线被炸断,联络中断。 危急关头,罗芳珪抓起大刀,亲率预备队发起反冲锋。 他怒吼着“跟我上!把阵地夺回来!”,身先士卒冲入敌群。 激战中,一发炮弹在他附近爆炸,弹片瞬间撕裂了他的腹部。 剧痛之下,他仍以刀拄地,指挥若定。 当看到日军被击退,阵地失而复得,他才力竭倒下。 弥留之际,他嘴中的遗言,不是对生的眷恋,而是对阵地、对国家的最后嘱托。 “别管我,守住!” 团长倒下,全团官兵同仇敌忾,炊事员都拿起武器冲上阵地,以决死之心践行着团长“宁为战死鬼”的誓言,最终守住了阵地。 529团在南口死守19昼夜,以巨大牺牲死死拖住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为后方战略部署赢得了宝贵时间。 他们的英勇事迹,经《大公报》名记者范长江的战地通讯传遍全国,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也高度评价南口保卫战。 罗芳珪牺牲的噩耗传回家乡,年轻的妻子怀抱刚满周岁的幼子,悲痛欲绝。 当她看到展开丈夫那封家书,“吾儿尚幼,汝需教其爱国”的字迹,痛哭流涕、 国民政府追赠罗芳珪为陆军少将,灵柩运回衡山时,家乡父老倾城而出,为他举行盛大公祭。 1988年,民政部追认罗芳珪为革命烈士。 2015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他被公布为全国著名抗日英烈。 周恩来曾亲题挽联:“为国家合作抗日,南口防守决死战,声震中外,作民族复兴英雄,台庄大捷成壮烈,独有千秋。” 如今,在南口在龙虎台,在衡东的烈士纪念地,人们仍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悲壮与力量。 罗芳珪用31岁的生命,践行了黄埔军人的誓言。

0 阅读:29
永不言败傲苍穹

永不言败傲苍穹

永不言败傲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