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态度180度反转,乌克兰做出巨大让步,胜利在向俄招手 美俄峰会刚落幕,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松了口。这一次,他没有再高喊“不割地”“打到底”,而是罕见地表示:“若俄乌开启谈判,应以当前接触线为基础。” 这句话如果搁在去年,基辅官方的反应会是:绝不接受“以战养地”的非法现状。可如今这话从泽连斯基本人嘴里说出,已经不再是舆论试水,而是明显的风向转变。他没说“承认失败”,但话说到这个份上,意思已经够清楚了。 乌克兰的这一步退让,不是外交辞令的技巧调整,而是在多重现实夹击下做出的技术性认怂。核心逻辑就一个:撑不下去了。 泽连斯基现在手里几乎没有一张能打的牌。战场上,乌军在红军城方向连续丢地,哈尔科夫州、顿涅茨克州的局势接近临界点;国际上,美国的军事援助正在缩水,欧洲政坛换人潮水般上涌,没有谁还愿意继续为乌克兰烧钱烧炮弹。经济上,乌克兰的GDP比战前缩水四成,财政赤字靠美欧借债吊命,社会秩序在多地已经接近失控。 泽连斯基当然明白,以现在的接触线作为谈判起点,等于默认俄罗斯拿下的约18%乌克兰领土——包括出海口、矿区、粮仓、重工业基地统统拱手让出。但他也知道,如果再撑下去,这个比例只会更大。 更要命的是,这次主动示弱并不是他单方面的突发行为,而是经过美乌会晤前协调后的“政策铺垫”。 峰会结束后,白宫对外放话:如果俄军愿意停止前线攻势,乌军可暂时撤出顿涅茨克等核心区域,以换取局部停火,美方可在此基础上推动后续安全框架谈判。 这就是美国对乌克兰下达的新任务书。说白了,不管你愿不愿意,现在的戏要换个剧本演了,必须配合。 泽连斯基也不是没看懂。他很清楚,这不是“战术退让”,这是华盛顿决定让战争在可控范围内画个句号。如果乌克兰不同意,美方甚至不排除在下一轮G7财长会议上对援助进行“冻结试点”。 换句话说,华盛顿已经懒得继续管基辅的脸色,现在只剩一个任务:结束战争,尽快止损。 泽连斯基之所以配合,是因为他别无选择。他既没资本硬扛,也没盟友兜底。法国马克龙自顾不暇,德国朔尔茨话都不敢多说。英国下届首相是左是右还两说,东欧国家则正忙着自保。波兰甚至已经将大量主力部队从与白俄接壤的边界调回国内防务岗位。 唯一还在“站台”的,是北约秘书长和波罗的海三国的几句空话——说到底,没人真的愿意陪乌克兰一起沉底。 而俄罗斯方面,态度并未软化。普京对谈判没有明确表态,但克宫的口风依然强硬,甚至连“前线冻结”都不表态接受。这说明,莫斯科没打算就此停下手,而是更倾向于继续进攻,争取以更大幅度完成对“新边界”的掌控。 对于俄罗斯来说,现在已经不是争一口气的问题,而是争一次历史性重构的窗口期。美国的压力一旦开始松动,欧洲态度一旦开始散架,莫斯科自然会加快推进步伐,把战争成果坐实。 所以,泽连斯基此刻的让步,说白了就是:知道打不赢了,先卡住现状,试图挽回一口气,赢回一点喘息时间。可惜,现实不会给他太多机会。 他所谓的“以接触线为基础”谈判,不仅承认了俄方实控区,还默认了克里米亚问题搁置。这个姿态其实已经贴近2022年伊斯坦布尔谈判时的框架,只不过那时候是主动提出“暂时性停火”,现在是被逼“无条件降档”。 最难堪的是,泽连斯基不能承认自己投降。他得想办法包装成一种“以退为进”,对内维稳、对外留面。所以才出现了这类模糊表述,用“接触线谈判”替代“承认割地”,用“停火准备”替代“战败认输”。 但问题在于,普京不会配合他的政治表演。对于克宫来说,乌克兰现在的松口太迟,俄军没有理由停下已经获得主动权的推进步伐。而且,内部压力也不允许俄罗斯在此时妥协。乌克兰国内局势混乱,战场节节失利,泽连斯基对内控制力已经严重下滑,任何稍有不慎都可能引发军政分裂甚至政变风险。 而此时俄方一旦踩刹车,反而会被国内鹰派质疑“功亏一篑”。 换句话说,现在不是谈的时间点。俄罗斯想打下更大筹码,美国想尽快收场,乌克兰则想求一口气。三方目标已经错位,所谓“和平转机”,实际充满错觉。 而且,美俄现在都没有打算再继续纵容泽连斯基。 美国已经在为战争后的“乌克兰权力结构重建”做准备,不少智库报告都开始讨论“战后稳定过渡政府”问题。俄罗斯方面也开始释放信号:乌克兰未来必须是个“非武装、非北约、中立国家”。 这种语气,说白了就是“准备接管后的安排”了。 泽连斯基还在谈“争取主动”,美俄早就开始布局“战争终局”。他已经不再是棋手,而是棋盘上快走到最后一格的棋子。 而这,也正是泽连斯基“态度反转”的真正背景:不是妥协,而是认命。 参考资料: 《乌克兰总统提议以接触线为基础开启谈判》新华社 《美国智库报告:乌克兰战后过渡政府讨论提上日程》环球时报
美俄会晤接连爆出猛料,普京指着拉夫罗夫说了一句话,现场鸦雀无声!美俄在阿拉斯加
【1评论】【5点赞】
战争2013
乌克兰这叫让步?现在是俄军在进攻,乌军在后退,俄军没有实际的好处是不会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