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来消费的,不是来受辱的!”信阳女子带农村亲戚去吃饭,为省钱专门在网上团购

小张主张 2025-08-21 20:23:45

“我们是来消费的,不是来受辱的!”信阳女子带农村亲戚去吃饭,为省钱专门在网上团购套餐。可到了饭店,说好的包间被服务员以各种理由搪塞不让坐,无奈女子只能坐大厅。服务员见状鄙夷问:“第一次吃大鹅吧?餐具1块钱一个,要吗?”女子忍无可忍:凭什么践踏她的自尊?   谁能想到,原本想请从农村赶来的亲戚吃顿热乎饭,却不想在这家店里遭遇了一场令人难堪的“尊严审判”。   事情要从女孩母亲住院说起,得知消息后,乡下的七大姑八大姨连夜带着自家种的蔬菜、攒的笨鸡蛋赶来探望。看着亲戚们晒得黝黑的脸庞和粗糙的手掌,女孩心里既感动又心酸,决定请大家吃顿好的。   她在某平台团购了附近铁锅炖的四人套餐,又自掏腰包加了3斤排骨,特意打电话询问能否安排包间:“家里亲戚多,坐大厅怕打扰别人。”   电话那头的服务员满口答应:“您放心,包间给您留着。”可当女孩带着12位亲戚推开店门时,店长却变了脸:“包间得加300块的大鹅锅才能用,你们这套餐不够标准。”   亲戚们局促地站在大堂,有的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有的裤脚还沾着泥土,女孩陪着笑脸解释:“我妈住院,亲戚们赶来不容易,能不能通融一下?”   店长却冷着脸重复:“规矩就是规矩,不加鹅锅不能用包间。”无奈之下,一行人只能挤在大厅拼桌,隔壁桌食客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他们身上。   更让人气愤的还在后头,服务员端着餐具过来,盯着几位老人阴阳怪气地问:“第一次吃铁锅炖吧?餐具一块钱一个,要吗?”   一位大爷不小心把筷子掉在地上,服务员立刻提高嗓门:“掉地上的筷子要收费,再拿一双一块钱!”满屋子的目光齐刷刷扫过来,老人的脸瞬间涨得通红,讷讷地说:“俺们乡下人,不懂规矩……”   贴饼子的大姐更是火上浇油,当看到几位老人好奇地盯着正在贴饼的铁锅时,她故意提高声调:“没吃过吧?这饼子得趁热吃才香。”亲戚们尴尬地笑了笑,低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原本热热闹闹的团圆饭变得鸦雀无声。   女孩将这段经历发在社交平台后,瞬间引发热议:   有网友说:“花钱消费不是来受气的,商家太过分了!服务员的势利眼让人寒心。”   也有网友认为店家有难处:“餐饮行业利润薄,服务员可能只是按规矩办事。”   但更多人指出问题的核心:“尊重顾客是基本职业道德,无论对方是谁、花多少钱,都不该被羞辱。”   事件发酵后,涉事饭店的评分从4.8暴跌至2.1,大量网友涌入评论区声援女孩。   这场风波清楚的体现出了消费场景中隐秘的“歧视链”,在一些商家眼里,使用团购券的顾客似乎低人一等,穿着朴素的消费者就该被区别对待。   这种以支付方式、外貌衣着来评判顾客的行为,本质上是对人格尊严的践踏。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起事件敲响了警钟:消费时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遇到不合理对待不能忍气吞声。   女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不是在乎那几百块钱,是咽不下这口气。亲戚们大老远赶来,不该受这种委屈。”   对商家而言,这则教训更为深刻,涉事饭店在事件曝光后被迫停业整顿,老板娘在直播中哭诉“被网暴”,却始终拿不出监控证明自己清白。   这场看似普通的消费纠纷,最终演变成一场关于尊严与平等的公共讨论,或许能让更多人在未来的消费中,多一份尊重,少一份偏见。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0 阅读:128
小张主张

小张主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