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特解除了国防部情报局局长杰弗里·克鲁兹中将的职务 当地时间8月22日,美国国防部放出一则消息,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特以“失去信任”为由,解雇了国防部情报局局长杰弗里・克鲁兹中将。 这个理由听着就含糊,像是随便找的借口——五角大楼和白宫后来发的声明也没敢多说,只轻飘飘一句“克鲁兹将不再担任国防情报局局长”,连具体哪儿“失去信任”、为什么“失去信任”都没提。 一个国家的高级情报官员被解雇,理由居然模糊到这种程度,这哪像是在处理国家事务,倒像是在应付差事。 在他被解雇前,国防部早就掀起了一阵解雇浪潮,光是上将级别的官员就走了6个。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查尔斯・布朗、海军作战部长丽莎・弗兰切蒂、海岸警卫队司令琳达・费根、空军副参谋长詹姆斯・斯莱夫、国家安全局局长蒂莫西・霍,这五位都是直接被解雇的; 还有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说是“提前退休”,可明眼人都清楚,美军将领通常任期4年,他却突然宣布11月就退,比正常时间早了整整2年。 这么多手握重要职权的高级将领,短时间内集中离开,而且大多不是自愿,很难不让人怀疑——美国军方的职位难道成了可以随意摆弄的东西? 难道不是看谁有能力、谁能为国家负责,而是看谁能讨得上司欢心? 说起来,美国国防部的混乱早就有苗头,不是突然爆发的。 今年4月下旬,就有媒体报道,赫格塞特身边的核心团队因为争权夺利,把整个五角大楼搅得鸡犬不宁。 他的顾问们分成好几派,互相拆台还不够,甚至搞起了报复行为,想解雇谁就解雇谁,还传出了泄密的指控。 到了7月底,情况更糟,有媒体说国防部不少官员在偷偷准备联名信,想让赫格塞特辞职。 这封信从5月就开始在高级军官、中级军官和文职人员之间传,大家私下里都说“得让老百姓知道,这个人根本不懂怎么管国防部”。 一群官员被逼到要靠联名信发声,可见赫格塞特的管理有多糟糕,这样的人还占着国防部长的位置折腾,最后受影响的难道不是美国的国防安全? 而克鲁兹这次被解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根子就在一份关于伊朗核设施空袭的评估报告上。 之前美国空袭了伊朗的核设施,克鲁兹领导的国防情报局做了份初步评估,结论是这次空袭没多大用,顶多让伊朗的核计划推迟几个月,甚至连伊朗造核弹的进度也只是慢了点而已。 可特朗普和赫格塞特对外却吹得天花乱坠,说“彻底摧毁了伊朗的核设施”,还宣称“伊朗再也没能力造核武器了”。 两边的说法差得这么远,正常情况下应该坐下来核对数据、弄清楚真相,结果这份评估报告不知道怎么被泄露给了媒体,特朗普一怒之下,赫格塞特就拿“失去信任”当理由把克鲁兹开了。 更让人觉得离谱的是,赫格塞特后来还反过来指责这份报告“不靠谱”,说这是空袭后一天半就赶出来的,没跟情报界商量,所以“对报告没信心”。 可报告里明明写了需要几周时间收集数据才能得出准确结论,当初怎么不想着等数据齐了再下判断? 还有个细节值得提,国防情报局局长这个职位,本来就没固定任期,一般是三年轮换一次,从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的三星级军官里选。 克鲁兹2024年2月才上任,本来该做到2027年,结果才干了一年多就被突然解雇。 之前有消息说他被解雇的“直接原因”是那份报告,后来又有人说“可能是”那份报告,说法变来变去,其实本质都是在掩盖“不听话就滚蛋”的逻辑。 克鲁兹不只是个中将,还是五角大楼下属情报机构的负责人,是货真价实的高级军事兼情报官员,就因为一份说实话的报告丢了工作,这往后,美国情报部门的人怕是都要先琢磨“总统想听什么”,再考虑“事实是什么”了。 美国国防部这一连串的人事变动,表面上是“调整”,实际上更像是一场围绕权力和立场的闹剧。 官员们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被换,而是因为说了真话、不合上意被踢走; 部门内部不是齐心协力搞国防,而是争权夺利、互相拆台。 这样下去,受损的不只是几个官员的前途,更是美国整个国防体系的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根基——可惜,那些握着权力的人,似乎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列宁虽说是前苏联的缔造者,但实际上并没有一滴俄罗斯血统,也没有一滴十五个加盟共和
【166评论】【2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