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钱钟书追求燕大校花赵萝蕤,可赵萝蕤根本没有看上他,而是喜欢当时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没想到她的原因非常简单又实际:他长得好看。 1933年,钱钟书凭着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是大家公认的才子。 而赵萝蕤,被称为“燕大校花”,出身于书香世家,不仅会英语、法语、德语,还弹得一手好钢琴。 才子和才女相遇,本该是一段佳话,却因为一次“看脸”的选择,成了让人遗憾的爱情故事。 赵萝蕤,她的父亲赵紫宸是燕大宗教系教授,家里藏书极多,既有《莎士比亚全集》,也有《世界美术史》。 受父亲影响的,这让赵萝蕤从小就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 这种超越当时时代的审美,也影响了她选择伴侣的标准。 不久就传出了她和燕大图书馆助理员的“穷小子”陈梦家谈恋爱了。 陈梦家虽然没钱,但他有钱钟书身上没有的浪漫。 他会在赵萝蕤生日时,用图书馆的旧书页亲手做立体贺卡,会带她去未名湖边读叶芝的诗;在学术讨论时也始终保持风度。 这些细节,打动了从小家教严格的赵萝蕤。 赵萝蕤最初注意到陈梦家,是因为这位年轻老师总是在校园里穿着最旧的衣服,捧着一叠最破的书。 这个形象和她平时见惯的穿西装、洋派的学者完全不同。 而真正打动她的,是在一次诗歌朗诵会上,陈梦家用带着浓重浙江口音的普通话朗诵自己的新诗。 赵萝蕤发现,这个外表朴素的年轻人,内心竟然如此细腻。 1936年,赵萝蕤与陈梦家在未名湖畔上举行了婚礼。 新婚时期,他们的生活虽然清贫,却充满了诗意。 在青岛简陋的住所里,赵萝蕤教陈梦家英语,陈梦家则带她读《诗经》。 这种互补的合作模式,成了他们学术婚姻的独特方式。 赵萝蕤得到了去美国深造的机会,本来可以留在条件更好的芝加哥大学,但她选择回国与转向考古学的丈夫一起工作。 1957年的政治风波中,陈梦家被划为“右派”,赵萝蕤也受到牵连被调离教学岗位。 在最苦的日子里,他们依然保持着知识分子的尊严和爱情的坚韧。 这对学者夫妻的爱情,就像陈梦家研究的青铜,表面是冷硬的学术外壳,内里却流淌着炽热的情感。
女生学什么技术能干一辈子
【2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