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印度人居然开始反思了!印度学家帕纳加利亚说:印度本可以在20年内完全取代中国,然而在这10年来印度制造都还是一个空谈,这就算了,更大问题是又失去了美西方产业的转移机遇。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更是全球数一数二的。
帕纳加利亚可能觉得,印度在某些方面是有优势的,比如人口红利。
印度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这在理论上是有利于发展制造业的。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所谓的“印度制造”,是莫迪大力推行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想把印度打造成一个制造业强国,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印度投资设厂,增加就业,提高经济增长。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印度制造”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虽然印度在某些领域,比如软件、制药等,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整体来看,印度的制造业水平还是比较落后,跟中国相比差距很大。
而且近年来一些欧美国家开始把一些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但印度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个机会。
因为印度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不高、官僚主义严重等,也限制了它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结果,很多产业都转移到了其他国家,比如越南、孟加拉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