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见完李在明,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发来邀请,有件大事要和中国谈,当地时间8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了来访的韩国总统李在明,两人围绕贸易、同盟以及地区热点问题展开会谈,但会后却没有举行联合记者会,这本身就显示出双方分歧并不少。 作为亚洲经济和地缘安全的关键点,韩国一边要稳住和美国的同盟合作,一边又不能忽视自身的实际利益。 这些年,全球科技、供应链、贸易格局持续重塑,韩国首当其冲。 李在明的这次访美,在本国舆论和周边国家都引发一阵讨论,大家都在看,他到底会拿出怎样的政策姿态,是想全部押宝同盟,还是试图多元兼容。 美国推起芯片法案之后,韩国企业表面获益,但压力也随之而来,尤其在半导体、汽车、关键材料领域合作中,既要配合美方战略,还要考虑本国经济命脉。 加上美国此前对汽车关税政策老生常谈,韩国企业更是左右为难。 这次两国高层虽然重申要加强全球产业链安全,但真正的核心分歧并没有实质突破,表面上气氛尚可,背后还是利益之争。 美国越来越希望韩国承担更多区域安保责任,特别是有关半岛稳定、朝核问题,还有怎么在印太战略框架里更活跃。 李在明领导下韩国军费有所增加,参与三边合作也更主动,但是韩国国内对于“安全角色升级”其实争议不小:民众既担心自身风险,也在意美国主导的政策对韩国的独立空间影响。 这次在白宫,李在明给美国同盟一个积极态度,也留足了战略回旋余地。 朝鲜半岛局势始终牵动着美国、韩国、甚至中国和日本,美韩之间,军事演习和情报合作持续升级,美国方面也不断推动韩日和解。 李在明政府对日本态度趋于务实,但国内民意和历史问题始终是绕不开的坎。 这种情况下,双方避免了过度表态,既是战术选择,也反映着实难平衡的国内外压力。 美方很快又抛出新的邀请,称要就重大问题和中国展开谈判,这种连环动作释放出的信号不容忽视。 美中之间不止有贸易与技术竞争,对供应链安全和全球市场分工也持续在较劲。 特朗普政府的发言,既是对中国施压,也是试图调整盟友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这其中对韩国的策略也包括拉拢和施压。 从中国的角度看,韩国的每次高层交流都牵动着大国关系变化,对韩国来说,经济不得不靠中国,安全又离不开美国,两边都不敢彻底“切割”。 过去几年,中韩在产业链、贸易等方面仍保持密切合作,韩国参与美方产业链布局时也三思而行,只求在经济和安全间找到平衡。 东亚局势、俄乌冲突、印太竞争、朝鲜半岛的敏感议题,每一件事都牵一发而动全身。 美韩这次会谈,更像是战略棋盘上的一次新落子,对美国来说,希望韩国继续紧跟自身步伐,对韩国来说,则是在全球布局中找寻更多主动与利益。 双方的交涉,都是围绕着怎样在新格局下获得更大话语权和利益空间。 各国都在持续修正自身策略,确保在动荡中维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与合理的风险防控。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
太不给面子了!韩国总统李在明访美为期三天,但是在白宫与特朗普会晤90分钟之后,美
【24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