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董明珠像发狂的母狮子大吼:“你们9亿就要把格力卖给老美,休想!

炎左吖吖 2025-08-30 11:41:26

2004 年,董明珠像发狂的母狮子大吼:“你们 9 亿就要把格力卖给老美,休想!” 领导劝道:“给你年薪八千万知足吧。” 董明珠斜了一眼,8 亿年薪我也不会同意的。 2004年,在珠海格力电器总部会议室里,一场决定企业命运的谈判正在进行。 美国开利集团开出9亿美元收购格力的优厚条件,并承诺给总经理董明珠8000万元年薪。 面对这个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千年收入的诱惑,在场官员纷纷点头。 唯独时任格力电器总经理的董明珠猛然起身,像一头被激怒的母狮,斩钉截铁地回应。 "你们9亿就要把格力卖给老美,休想!就算8亿年薪我也不会同意。" 这位当时年薪仅200万元的女经理,断然拒绝了对方开出的8000万年薪诱惑。 格力电器的发展历程充满坎坷。 前身是珠海海利冷气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改制更名后,曾面临严重危机,大批骨干人员离职。 董明珠从1990年加入公司做业务经理,凭借非凡的销售才能,在1992年创下个人销售额3650万元的纪录,成为公司的销售冠军。 在企业最困难时期,她拒绝其他公司的高薪邀约,选择与格力共渡难关。 而这场收购危机并非空穴来风。 2004年,格力销售额已达138亿元,刚刚夺得全球空调销量冠军。 净利润4.2亿元,成为家电行业的标杆企业。 正是这样的成绩,引来了国际资本的觊觎。 美国开利集团提出收购要约,希望以9亿美元获得格力控股权。 收购提案得到了珠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地方政府官员认为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是重大政绩,能够解决格力集团的债务问题。 让董明珠震怒的是,收购谈判全程绕过格力管理层。 当她得知开利集团即将进驻开展尽职调查时,立即下令封锁公司大门,拒绝对方人员进入。 面对说客“保留总经理职位、年薪8000万”的承诺,她直言这是饮鸩止渴的交易。 在多数人选择明哲保身的官场,她直接闯进省委书记办公室,以三个小时的慷慨陈词力陈利害,甚至激动时拍响了领导的办公桌。 这场较量最终以格力胜出告终。 证监会随后出台规定,要求格力集团一年内不得转让股份,一年后转让比例也不得超过10%,彻底堵死了外资收购的路径。 经此一役,董明珠在2006年当选格力集团董事,2012年正式接任董事长,格力电器进入“董明珠时代”。 拒绝收购后的格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5年营收182亿元,2015年突破1000亿元,提前十年实现世界500强目标。 到2023年,格力营收达2050亿元,市值超过3700亿元,相当于当年开利报价的70倍。 自主研发的磁悬浮压缩机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产品远销巴西、俄罗斯、伊朗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新的挑战在2019年再度出现。 当时格力面临转型困境,现金流紧张,又有资本试图趁虚而入。 这次现身的是高瓴资本张磊,他带着416亿元投资方案,却做出了“只要股权,不要决策权”的承诺。 这位被誉为“中国巴菲特”的投资人,用尊重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方式获得了董明珠的认可,双方共同推动格力收购飞利浦家电业务,加速国际化布局。 如今,格力已经从当年的代工厂发展成为技术领先的全球企业,掌握磁悬浮压缩机等核心技术,产品远销海外。 而在2004年那次关键抉择中展现出的远见和勇气,不仅保住了民族品牌,更为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发展树立了典范。 纵观董明珠的商海生涯,两次控制权保卫战构成鲜明主线。 她以0.73%的持股比例,多次阻挡资本巨鳄的进攻,靠的不是股权优势,而是对企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 当其他企业纷纷引入外资时,她坚持“中国制造”的自主发展道路。 当多元化转型受挫时,她敢于承认失误但绝不放弃创新探索。 董明珠用行动证明,真正的企业价值不在于短期套现,而在于长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民族品牌。 她的选择不仅改变了格力电器的命运,更成为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在那个外资并购风起云涌的年代,她坚守的不只是一个企业,更是一个民族工业崛起的梦想。 主要信源:(中国国情——美国开利向董明珠开出年薪8000万,意图收购格力,最终董明珠为何让)

0 阅读:0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