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正在成为中产阶级的毒药
很多中产认为,水果富含膳食纤维与维生素,尤其夏季水果丰沛,多吃些对身体有益。但他们忽略了,水果是"一半天使,一半魔鬼",其含有的果糖,必须通过肝脏代谢分解。
现代人日常饮食中,米饭、面条等淀粉类食物已提供足量碳水,多余糖分本就难以消耗,再大量摄入水果中的果糖,无疑会让肝脏不堪重负,直接增加脂肪肝风险。
更值得警惕的是,如今的水果早已不是自然生长的"原味"。过去买水果,人们会问"甜不甜",如今想找个不甜的水果却难如登天。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提高销量,种植户与商家联手推动水果"增甜",科研力量也向这一方向倾斜﹣﹣现在的水果,更多是人工选育优化的"科研成果",而非自然生长的产物,果糖含量早已远超从前。
专家推荐的每日水果摄入量约为250克,目的是补充蔬菜中缺乏的维生素与矿物质,而非无节制食用。但现实是,很多中产吃水果的时间选在两餐之间或夜晚追剧时,此时全天碳水摄入已基本超标,再捧着一盆葡萄、樱桃,或是用勺子挖着整个西瓜吃,无异于"糖上加糖",让身体陷入糖分过载的困境。
中医自古以来都在提倡"少吃水果"
当水果从"健康帮手"变成"果糖杀手",或许我们都该调整思路:对中产阶级而言,控制水果摄入量,比纠结"吃哪种健康水果"更重要﹣﹣毕竟,再优质的食物,一旦过量,都可能变成危害健康的"毒药"
未来的有钱人是健康瘦,而不是虚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