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博弈,却让一个西方国家“渔翁得利”?虽然不少朋友可能并不愿意承认此事,但

海星领航 2025-08-30 18:45:43

中美贸易博弈,却让一个西方国家“渔翁得利”?虽然不少朋友可能并不愿意承认此事,但是这样的情况确实是一个现实。 这个国家就是澳大利亚,别着急反驳,您接着看。 中国和澳大利亚之前因为一些分歧,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大麦、葡萄酒等产品有过进口限制,后来双方通过对话沟通,慢慢把这些限制取消了。 这背后不是什么 “让利”,而是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澳大利亚的农产品性价比确实不错,价格比不少国家低,而且地理位置离中国近,运输成本和时间都有优势,刚好能补上之前美国农产品因贸易战留下的空缺。 就拿大麦来说,中国啤酒行业、饲料行业对大麦需求大,之前从美国进口受关税影响成本涨了不少,澳大利亚大麦进来后,不仅帮中国企业降了成本,也让澳大利亚农民的销路稳了下来。 加上这两年中澳外交关系逐渐回温,双方都想恢复务实合作,毕竟中国是澳大利亚很多大宗商品的重要买家,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煤炭之前也因为关系紧张受了不少损失,现在经贸回暖,对双方都是双赢的事。 再看美国那边,它对澳大利亚的 “拉拢” 也很直接,核心就是稀土。 大家都知道,稀土是高科技、军工产业的 “工业维生素”,美国自己的稀土储量不算少,但加工能力弱,大部分得靠进口。 澳大利亚有稀土资源,而且和美国是盟友,所以美国干脆给了澳大利亚最低的稀土进口关税,就是想把澳大利亚绑在自己的稀土供应链上,避免未来在稀土上被 “卡脖子”。 说白了,美国这不是真的给澳大利亚 “好处”,而是为了自己的产业链安全,毕竟现在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和中国竞争,稀土这种关键资源可不能出岔子,拉上澳大利亚,就是想多留个保障。 不过澳大利亚的处境其实挺微妙的:安全上它长期依赖美国,跟着美国搞一些军事合作,但经贸上又离不中国市场 —— 中国每年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煤炭,还有现在恢复的农产品,占了澳方出口的相当大比例。 之前关系紧张那阵子,澳大利亚的农业、矿业企业损失不小,后来关系缓和,这些企业才慢慢缓过来,澳方心里其实很清楚,跟中国的务实合作是自己经济的重要支撑。 说句实在的,澳大利亚要是想长期 “得利”,光靠中美两边 “讨好” 肯定不行。 现在中美都在拉拢它,短期看是能拿到些好处,比如中国的市场、美国的关税优惠,但长期下来,要是总在安全上跟着美国跑,又想在经贸上跟中国搞好关系,这种 “两头靠” 的做法很难长久。 毕竟中国向来不搞阵营对抗,跟其他国家合作都是基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澳大利亚要是能坚持自主外交,不被美国的战略绑住。 真正从自身利益出发处理和中国的关系,少搞些意识形态对立,中澳关系才能真的稳下来,它也才能真正抓住经贸合作的机遇,而不是在大国博弈里当个 “临时受益者”,最后反而两头受影响。 其实说到底,经贸合作本就该看市场需求、讲互利共赢,澳大利亚能在中美贸易博弈里得到些机会,本质是它的资源和市场需求刚好能匹配双方的缺口,但能不能把这种机会变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键还在澳大利亚自己能不能拎清 —— 选边站没有好结果,自主务实才是正道。

0 阅读:26
海星领航

海星领航

海星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