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可笑至极!就这点破事还好意思吹,难怪日本驻华大使馆被群嘲到爆,最后只能灰溜溜关掉评论。 大使馆官方账号发了一条看起来“文化味”十足的帖子,说他们的厕纸非常薄,薄得能透光,还不忘标榜这背后蕴含环保、功能、美学、哲学等“深意”,字里行间都在传达一个意思:我们不是省成本,我们是有文化的。 这一套操作直接让网友炸了锅,有网友调侃:“别看你穷,讲究倒不少。”还有人说:“别以为厕纸薄就是高级感,那真可能是擦不干净。”更有人直接把这和不久前一位日本网红在上海机场厕所惊叹“怎么纸这么厚”的反应联系在一起。 对比之下,才意识到,那些看似感慨其实是文化差异带来的“现实打脸”,当大家都在热烈讨论时,大使馆悄悄关闭了评论区。 这波操作直接从“文化输出”变成了“群嘲翻车”,人家想表达精致生活,结果网友看到的是“寒酸装雅致”,硬生生把一场想要赢面子的尝试,变成了“自降段位”的翻车现场。 你觉得,这种“高级自夸”在中国社交网络上,还有市场吗?这事背后的荒诞感,不在于厕纸薄,而是那股自我感动的劲,说白了,公关宣传最怕的不是说错话,而是用错语境。 你在自己国家讲这种“哲学”,可能有人点头称妙,但在中国社交媒体这种接地气、懂反讽、极擅长解构话语的环境里,越装,越容易被怼。 本来嘛,一张厕纸搞这么多弯弯绕绕,就像是拿豆腐摆盘,非说是山水画——你不被笑才怪,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官方大使馆账号,本身就带着权威意味,你发一个连生活都脱节的帖,是在干嘛?宣传文化,结果文化先被网友“擦干净”了。 有人说这事小题大做,但这恰恰说明,互联网的共鸣点已经从内容本身转向语境是否真实、是否能共情,文化不是端着讲出来的,是要用人话落到人心里。 文化宣传不是发明高深词汇,而是要看谁能讲明白一句大实话,真正厉害的传播,不是把一张厕纸说成哲学,而是让人愿意为一张厕纸点赞、转发、评论说:这真牛,你说呢?评论区见。 参考资料:日本国驻华大使馆
简直可笑至极!就这点破事还好意思吹,难怪日本驻华大使馆被群嘲到爆,最后只能灰溜溜
哈皮的瓜瓜
2025-08-31 14:43:32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