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俄罗斯政府突然宣布!8月28日俄罗斯政府甩出"王炸":9月1日到9月30日,所有车用汽油一滴都不准出国,连生产商也得乖乖把油留在国内,10月1日起才给自家炼油厂"松绑",官方一句话:保国内油箱不慌。 俄罗斯政府为啥要这么做呢?其实就是为了稳定国内的燃油市场。毕竟之前俄罗斯就有过出口禁令,今年2月的时候,俄罗斯政府就制定了从3月1日到8月31日的汽油出口禁令。现在又来这么一出,说明俄罗斯政府真的很重视国内燃油市场的稳定。 要知道,自今年8月以来,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炼油厂的“点名式轰炸”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像是伏尔加格勒炼油厂这种年加工1500万吨原油的“工业心脏”,愣是被无人机炸得冒起了蘑菇云,更别提十天内被端掉的12家炼油厂直接让俄罗斯损失了21%的炼油能力,相当于每天少产110万桶成品油。这哪是打仗啊,分明是在给俄罗斯的能源动脉放血。 更要命的是,三年的制裁导致俄罗斯根本买不到西方的高端炼油设备,原本三个月能修好的装置,现在得耗上半年。再加上秋收季节农场机械嗷嗷待哺,卡车司机排着队加不到油,莫斯科的加油站甚至出现了“限购50升”的奇观,普京要是再不出手,估计国内老百姓就得闹起来了。 这次禁令一出台,很多人都在想,这对全球市场会有啥影响呢?但说实话,影响确实不大。 毕竟俄罗斯每天出口的汽油也就10万桶,连全球海运燃料贸易的2%都不到,对主要能源国比如中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但架不住欧洲那帮“老主顾”还没完全断奶啊!欧盟虽然嘴上喊着“去俄化”,2024年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还是占了320亿欧元,像匈牙利、斯洛伐克这些东欧国家,至今还指着俄罗斯的原油过日子,结果8月18日德鲁日巴输油管道被炸后,直接断了油荒。 拜登政府倒是早在2024年就和欧盟签了个7500亿美元的能源大单,现在正乐呵呵地把液化天然气往欧洲送。可问题是,美国的页岩油开采成本高得离谱,欧洲买美国天然气的价格比俄罗斯贵了一倍还多,钱包受得了吗? 更别提东欧那些穷兄弟,波兰、保加利亚这些国家还指着俄罗斯的便宜能源过冬呢,现在只能眼巴巴看着德国的储气罐干着急。 当然,俄罗斯也不是没想过替代方案。比如说把汽油往东卖给印度和中国,但远东的炼油厂早被无人机炸得七零八落,西伯利亚大铁路又堵得跟停车场似的,就算想卖也运不出去。俄罗斯国内的加油站现在流行起了“饥饿营销”——白天关门晚上偷偷营业,卡车司机得拿着手电筒摸黑加油。 有人可能要问了,既然全球影响不大,为啥国际油价还是跟着往上蹦跶?这就得说到能源市场的“蝴蝶效应”了。 俄罗斯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原油出口要是因为炼油厂被炸而受限,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分钟能涨到100美元以上。别忘了2022年俄乌冲突那会儿,布油可是飙升到139美元/桶,把欧洲的化工厂都搞破产了好几个。现在虽然汽油禁令影响有限,但原油市场的神经可比蛛网还敏感,随便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华尔街的交易员们集体高潮。 最倒霉的还是俄罗斯的炼油厂老板们。原本指着出口赚外汇,现在只能对着满仓库的汽油干瞪眼,同时他们还得提防乌克兰的无人机——最近乌军用巡航导弹玩起了“炼油厂点名”,从伏尔加格勒到萨马拉,炸得炼油厂一个接一个的倒塌。 至于欧洲的那些政治家们,现在正忙着玩“能源变脸”。德国一边喊着“去俄化”,一边偷偷从土耳其倒腾俄罗斯原油;波兰更是绝,把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重新贴牌,当成自家货卖给欧盟兄弟。 现在回头看,俄罗斯的这招禁令就像在能源市场扔了颗烟雾弹——短期看能解国内燃眉之急,长期却暴露了能源体系的脆弱性。对全球市场而言,这不过是又一场“狼来了”的游戏:虽然狼暂时没吃掉羊,但放羊的孩子已经没人敢信了。 当炼油厂的火光映红夜空,当欧洲的储气罐日渐干瘪,这场能源博弈的终局,恐怕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残酷。
俄罗斯终于意识到,中国才是这一领域的霸主。塔斯社8月21号报道,俄罗斯紧急情况部
【7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