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孩子顶嘴,他以后才不容易被欺负。
畅畅谈育儿
2025-09-01 15:01:10
我5岁的儿子最近总喜欢跟我顶嘴:
“凭什么?”
“我想按照自己的兴趣来。”
“我就知道你要说啥,你别说了,我现在不想听。”
这些都是他顶嘴常用的口头禅。
.
相信很多父母跟我一样,第一反应,就是想压住他,想让他听话,别顶嘴。
.
后来,有一件事情让我改变了想法:
暑假我儿子跟亲戚家的同龄孩子玩了好几天,亲戚家的孩子每次起了冲突就哭着找妈妈。
有一天我儿子突然冲着亲戚家的小孩来了一句:“你遇到事情就只会找你妈妈解决吗?”
我被我儿子说的话震惊到了。
对的,好像是这样,为什么两个同龄的孩子,一个遇到冲突总是哭着找妈妈解决,而我儿子能自己独立解决呢?
我发现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孩子和父母的互动上。
我与孩子的互动是允许顶嘴,不靠打压靠引导合作和给边界。
但亲戚的孩子是不听话就吼、骂或者衣架伺候,让孩子不得不顺从。
那一刻我突然悟了,允许孩子有攻击性,他才有在冲突中维护自己的力量。
.
孩子的攻击力不是坏东西,那是他的生命力,是他维护边界的本能。
如果我们打压了这种攻击力。
表面上,孩子变乖了,实际上,他的生命力也蔫了。
那些不敢抢回自己玩具的孩子。那些被欺负只会哭着找妈妈的孩子,可能就是被养“乖”了。
攻击力被磨平了,不敢表达情绪,更不敢守护自己。
一个不被允许说“不”的孩子,也很难有勇气对欺负他的人说“不”。
.
所以,现在每次面对孩子的顶嘴我都会提醒自己转念:
“他不是故意跟我对着干,他只是在尝试维护自己的边界。”
平复情绪后我再试着把话还给他,他不想听我唠叨我就说:
“好,妈妈不说了。你什么时候想聊,我都在。”
他想自己做主我就说:
“好啊。这一部分,你说了算,但另一部分你得听我的。”
允许孩子顶嘴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教他把攻击力用在正确的地方:用来保护自己,而不是伤害别人。
有时候他声音太大或者语言不好听,我也会主动表达我的感受:
“你这样说让我有点难受,我希望你可以温和一点。我也可以比你更凶,让你屈服,但我不想那样做,因为那样你也会难受。”
.
允许孩子有攻击性。不是培养小霸王,是培养一个不被欺负的人,一个有主见、有边界感的人,一个心里有力量的人。
一个允许孩子跟我们争的父母,其实也是在家里帮助孩子练习应对未来。
练习怎么面对冲突,怎么应对压力,怎么守住自己的立场。
而这些没有人能教他,唯有父母。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