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陈布雷的女儿女婿被捕,蒋介石找陈布雷谈话,询问他对此事的想法。陈布雷说:“如果他们真是共党,那就杀了吧!” 但谁能想到,此话竟暗含深意。 在国民党统治的白色恐怖下,一位高层幕僚的子女突然卷入间谍嫌疑案,蒋介石亲自过问,这会带来什么结局?一句看似绝情的回应,又藏着怎样的转机? 抗日战争刚结束,国民党控制区里头风声鹤唳,特务到处抓进步分子。陈布雷从1927年起就跟在蒋介石身边,当秘书,负责起草那些文告和讲话稿,在国民党里头算得上精神支柱。他家世不错,早年搞新闻,后来一步步爬到核心位置,对子女教育总叮嘱别沾政治边儿,建议女儿去当老师。可陈琏1919年出生,自小在外婆家待着,跟父亲不怎么亲近。1939年她上大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起投身地下工作。她的丈夫袁永熙比她早一年入党,两人1947年8月10日在北平办了婚礼,那时候国民党情报网正紧盯着地下党活动。 北平地下电台1947年8月24日被国民党保密局砸了锅,一个报务员扛不住审讯,供出了些线索。特务顺藤摸瓜,在搜查时找到袁永熙的名片,又在陈琏住处翻出一本民主青年纲领的册子。这些东西成了抓人的把柄。9月24日,国民党特务直接上门把陈琏和袁永熙抓走,先关在北平保密局。考虑到两人背景不一般,特务没马上动粗刑,但反复审问,想套出更多情报。陈琏夫妇咬紧牙关,什么都没说。12月1日,他们被押解到南京,途中警卫严密,目的就是给陈布雷施压,看他怎么表态。这事儿在国民党内部闹得挺大,陈布雷的政敌们巴不得看热闹。 蒋介石听到风声后,马上派人查底细。他对陈布雷这个跟了自己20多年的老下属,还是有点信任的。12月初,蒋介石在南京总统府书房召见陈布雷,直接问起女儿女婿被捕的事儿,想听听陈布雷的看法。陈布雷站在那儿,平静地说:“如果他们真是共党,那就杀了吧!”蒋介石听了,没马上发作,而是让手下继续调查。结果查出来,证据就那么点名片和册子,没硬邦邦的证明。蒋介石觉得年轻人容易受影响,就对陈布雷说,问题不大,过段时间领回去管教。这话一出,陈布雷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他赶紧运作营救,陈琏12月中旬就从南京监狱放出来了。袁永熙多关了几个月,到1948年5月,通过他姐夫叶公超的帮忙,也出来了。叶公超那时在国民党外交部当次长,找关系疏通,总算把人保释。 陈布雷这人,在国民党里头以廉洁勤奋出名,但国民党那套高压统治,早晚会把人逼到绝路。1948年11月13日,他在南京自家服安眠药自杀了,年仅58岁。陈琏和袁永熙处理完后事,没多久就动身去解放区。1949年2月初,他们到了石家庄,加入中央青年工作部门,继续为革命出力。陈布雷那句“杀了吧”,听起来狠,但实际帮了大忙。它让蒋介石觉得陈布雷没问题,不会深挖下去。要是陈布雷求情,蒋介石说不定更起疑心,整个家都得遭殃。这话表面上表忠心,骨子里却护住了女儿女婿,让他们避开更大风险,继续干地下工作。 回想起来,陈琏夫妇藏得深,利用家庭关系搞情报传递,从没泄露过党的机密。国民党特务用尽反间计和威逼,也没撬开他们的嘴。这体现了革命者的忠诚,在那样环境下,守护党的利益多不容易。陈布雷自杀后,国民党内部更乱,加速了它的垮台。人民对新中国的盼望,也越来越强。陈琏后来在团中央工作,袁永熙去了清华大学当党委书记助理,他们的经历,典型反映了那段历史里地下党的艰辛与贡献。
抗战中,日军重兵包围大清河,聂荣臻急设前指应对。不料,前指司令朱占魁却不在乎:“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