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还是来了! 就在刚刚,美国商务部悍然宣布: 将英特尔(大连)、三星中国

马克察天下 2025-09-02 01:59:32

这一天还是来了!

就在刚刚,美国商务部悍然宣布:

将英特尔(大连)、三星中国、SK海力士(中国)三家在华核心半导体企业踢出经验证最终用户(VEU)授权名单。

​表面上看,这一招似乎是在打压外企在华企业,但实际上,核心重点就是围绕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全方位攻击!

​很显然,就是不想让任何半导体产业的先进技术、设备、甚至人才留在我国,希望靠严苛且无理的出口管制,把这些半导体外资都逼回国内或其他地方,总之就是不允许留在中国。

​目的就是想把我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的路一条一条都给堵死,从设计到制造,从材料到设备,全方位围堵,恨不得让我们的半导体产业永远停留在低端制造业阶段。

​但他们注定要失算和失望,因为我们庞大的市场本就是巨大的产业发展驱动力,毕竟,半导体可是全球的产业,走了他们还有别人,而我们前进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美国这次的行动,直接掐断了这三家外企获取特定美国技术和设备的渠道。VEU名单原本是个特殊通道,让部分企业能简化进口美国敏感物项的手续,现在取消等于断了这些企业在华工厂的关键“粮草”。

外企撤离的压力确实存在,英特尔大连厂主要生产存储芯片,三星和SK海力士在西安、无锡的工厂更是全球闪存芯片的重要生产基地。

公开财报显示,这三家企业在华投资合计超过千亿美元,员工总数超两万人。技术断供直接影响这些工厂的生产能力。

但想完全锁死中国半导体,美国也难办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已达35%,比五年前翻了一番。中微公司的刻蚀机、北方华创的薄膜沉积设备,已经打进多家国内大厂的生产线,逐步替代进口。

人才方面,中国也在加速自主培养。教育部统计,2024年全国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5万,比三年前增长超四成。国内芯片设计企业数量也超过3000家,海思、寒武纪等公司持续推出新产品。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深度交融,美国单边打压也伤及自身。应用材料、泛林集团等美国设备商2024年财报显示,其中国市场营收跌幅超25%,部分美企已计划缩减本土产能应对亏损。

中企应对策略更趋灵活。比如长江存储转向采购更多日本、欧洲设备;中芯国际扩建的深圳新厂,规划产能中近七成设备为非美来源。技术自立这条路,我们走得虽难但步伐没停。

短期阵痛难免,长期看倒逼效果初显。2025年上半年国内晶圆厂新增招标中,国产设备中标率首次突破40%。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正经历“从替代到创新”的关键转型期。

我认为美国这招“七伤拳”,既打压外企又伤及自身产业链,更坚定了中国走自主研发道路的决心。历史证明,封锁从来压不垮真正的追赶者。芯片国产化进程您最看好哪方面突破?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见解。

0 阅读:140

猜你喜欢

马克察天下

马克察天下

锐点、新意、客观、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