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妈妈在死难者名单墙上当80多岁的南京奶奶在“遇难者名单墙”前每日独坐流泪

一起聊聊全球事 2025-09-02 08:11:23

我的爸爸妈妈在死难者名单墙上

当80多岁的南京奶奶在“遇难者名单墙”前每日独坐流泪,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的悲痛,更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正义与良知的对决。这面被称为“哭墙”的名单墙,镌刻着超过10600个姓名,是30万遇难同胞的共同墓碑,也是对日本军国主义暴行最直观的控诉与对历史虚无主义最有力的回击 。

 

不是“冰冷的石壁”,而是“重逢的地方”

她的爸爸妈妈在墙上,却永远不在身边;她把这里当作祖坟,把名字当作碑。这是怎样的人间至痛?

名单墙自1995年设立,此后多次增刻,让更多离散的亲情“回家” 。

每一次描红、献花、鞠躬,都是生者与逝者的重逢,是历史与记忆的代际传递 。

历史的铁证不容否认

南京大屠杀是无可争辩的史实:大规模屠杀、性暴力、纵火与劫掠,已被大量档案、证人证言与国际法庭裁决所证实 。

否认南京大屠杀,不仅是对受害者与幸存者的二次伤害,更是对人类基本良知与国际法理的公然挑战。

警惕“记忆的橡皮擦”

日本国内仍有势力通过教科书改窜、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等方式美化侵略、歪曲历史,企图让年轻一代忘却真相 。

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权力对记忆的抢夺;我们必须以档案、口述史与公共纪念,守住真相的防线。

“吾辈自强”,不止于口号

国家公祭日的仪式、名单墙的持续增刻与祭告活动,是为了“不让历史重演”的庄重承诺 。

对遇难者最好的告慰,是把个人的悲痛转化为推动和平、捍卫正义的集体行动:支持历史教育、推动学术研究、参与公共纪念、倡导国际合作。

当年轻一代在“开学第一课”走进纪念馆,抚摸墙上的名字,我们传递的不仅是历史事实,更是责任与担当。

 

写在最后

让这位奶奶的眼泪,成为我们共同的“开学第一课”:以记忆对抗遗忘,以真相粉碎谎言,以行动守护和平。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条生命、一个家庭、一段被残暴终止的故事;唯有铭记,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唯有自强,才能捍卫正义与尊严。🕊️

南京80岁奶奶在遇难同胞姓名前流泪开学第一课

0 阅读:23

评论列表

tb89505789

tb89505789

1
2025-09-02 08:57

这段血淋淋的历史,怎敢坦然面对?!伤口是会愈合,伤疤世代不忘!疼痛不会挂在嘴边,是刻在心里!不敢触碰,因为刻骨铭心!

一起聊聊全球事

一起聊聊全球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