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终于撕下了遮羞布。不是对俄动真格,而是集体对准中国。现在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

世界聚焦点 2025-09-11 14:57:52

欧盟终于撕下了遮羞布。不是对俄动真格,而是集体对准中国。现在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是已经没有退路。法国政坛大乱,德国市场暴跌,意大利极右抬头,欧盟危机四伏,却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高调赴美,商讨对中国的“二级制裁”,理由荒唐——中国买了俄罗斯的能源。 过去总有声音说欧盟有分歧,不至于对中国下死手,如今看来,那不过是自欺欺人。 就在9月初,欧盟代表团已经抵达华盛顿,议题明确,对华施压,配合美方建立针对中俄能源链的“次级制裁”机制。 别忘了,特朗普刚刚在9月4日的视频会议上对欧洲各国下了最后通牒:“要么站在美国这边,要么站在历史对立面。”欧盟的选择已经显而易见。 不过,这种选择在欧盟自身焦头烂额之际显得格外讽刺——法国总理贝鲁刚在9月8日的信任投票中惨败下台,成为马克龙任期内第六位短命总理,而法国公共债务占GDP比重已飙至114%;德国7月工业新订单连续第三个月下滑,多家机构预测其2025年经济增长仅0.1%-0.2%;意大利等国极右翼政党已然执政,整个欧洲被仇外正常化的阴影笼罩.自家屋顶漏雨却忙着给邻居递差评,这操作着实令人费解。 而且,欧盟讨论制裁中国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同时,法国、比利时等国仍在大量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数据显示这两个国家加上西班牙和荷兰,去年进口的俄LNG占欧盟总量的97%,占俄罗斯全球出口量的一半以上。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做派,让所谓二级制裁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欧盟制裁事务特使戴维·奥沙利文带着团队在华盛顿与美方讨价还价时,恐怕没少琢磨如何解释这种双重标准,毕竟按照他们的逻辑,自己才是需要被制裁的重点对象。 中国这边的账则算得很清楚,2024年从俄罗斯进口超1亿吨原油,2025年1 - 5月管道天然气进口同比增长29.4%,这些数据背后是两国能源合作的实打实需求,外交部早就明确表态,坚决反对缺乏国际法依据的非法单边制裁。 中欧贸易额去年达7858亿美元,相互投资存量2600亿美元,欧盟若真想对华动手,首先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损失,那些叫嚣制裁的欧盟官员,恐怕没勇气告诉本国企业,为了配合美国战略,要放弃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 说到底,欧盟此刻高调对华施压,更像是转移内部矛盾的惯用伎俩,当马克龙忙着物色第七任总理,德国工业界抱怨政策失当,极右翼势力在多国抬头时,把矛头指向中国无疑是最省力的选择,只是这种选择注定徒劳,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基于市场规律和双方需求,绝非外部压力能拆散,欧盟与其在华盛顿讨论如何制裁中国,不如回家解决自己的债务危机、工业衰退和政治分裂。 希望欧盟国家早点意识到,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搞阵营对抗、搞单边制裁,最终只会反噬自身。

0 阅读:1459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77

用户12xxx77

6
2025-09-11 23:31

欧盟想要再次瓜分中国,西方强盗嘴脸显露无遗,奉劝中国人要有血性,用雷霆般的咆哮声血债血偿。

世界聚焦点

世界聚焦点

聚焦全球,捕捉新闻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