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长苏杰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快速增长,是全球有目共睹的!不要以为只有印度有"中国焦虑症",美国、西方国家没有吗?如果没有的话,美国这些年会对中国如此打压和制裁吗? 2025年的中国,早已不是2005年那个依赖低端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如今其GDP占全球比重已逼近20%,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1%,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度更是高达35%。 这种结构性的力量跃升,让曾经习惯了既定国际格局的国家们坐立难安,印度外长苏杰生点破的“中国焦虑症”,其实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认知失调——当一个国家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别人百年的发展历程,旧有秩序的守护者们难免会感到手足无措。 可就在美国政客高喊脱钩断链的同时,2024年中美贸易额仍高达近6883亿美元,中国市场为美国创造了93.1万个就业岗位,这种一边依赖中国供应链,一边挥舞制裁大棒的矛盾行为,恰恰暴露了其内心的挣扎——既想遏制中国发展,又舍不得中国市场带来的实在利益。 而印度的焦虑则带着几分邻家攀比的意味,2024年中国军费开支达到2381.4亿美元,而印度约为810亿美元,3.6倍的差距让其在边境竞争中倍感压力,但印度外长显然看清了本质,他明白自己的焦虑并非孤例。 当中国在研发投入上以3.6万亿元的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时,这种科技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必然引发周边国家的复杂情绪,只是印度或许没意识到,美国拉拢其加入各种遏华机制,不过是想把它当成战略棋子,就像用“印太经济框架”威逼利诱其他国家选边站队一样。 从IMF的数据来看,2024年中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6%,而美国的影响力持续下降,这种力量消长本是历史发展的正常规律,却被某些国家解读为威胁,中国的国防开支无论从GDP占比、人均还是军人人均来看,都远低于美国,却依然被炒作成军事威胁。 事实上,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军费透明体系,每年提交报告,国防政策的防御性一清二楚,那些动辄在南海搞自由航行炫耀武力的国家,反而对中国的正常国防建设指手画脚,这种双重标准本身就充满讽刺。 现在苏杰生将“中国焦虑症”从印度扩展至全球时,也揭示了一个真相:焦虑的本质是旧秩序守护者对新生力量的本能抗拒,在这个多极化加速发展的时代,与其徒劳地遏制他国发展,不如学会在竞争中合作。 中国从不否认自身发展带来的国际格局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零和博弈的游戏,而是为世界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那些真正有远见的国家,早已在一带一路等合作框架中找到了共赢之道,而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的势力,终将被历史前进的车轮甩在身后,毕竟焦虑解决不了问题,适应变化才是生存之道。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快速增长,是全球有目共睹
世界聚焦点
2025-09-11 15:28:0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