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3月,本田飞度卖了590辆4月,本田飞度卖了555辆5月,本田飞度卖了444辆6月,本田飞度卖了252辆7月,本田飞度卖了75辆8月,本田飞度卖了23辆进入2025年本田飞度销量最高的是3月份,随后月销量持续下降,7月8月甚至不足100辆。本田飞度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月销量从超过1万辆到仅有23辆,是到了改变的时候了 。 本田飞度这款车最早在2001年于日本市场推出,后来逐步扩展到全球各地,包括中国。2004年,它通过广州本田的工厂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那时候小型车选择不多,主要对手有大众Polo和起亚的一些型号。飞度靠着可靠的机械结构、低油耗和灵活空间脱颖而出,很快就成了城市年轻人的热门选项。早期销售数据不错,累计销量稳步上升,到2010年代中期,年销量能稳定在几万台左右。工厂生产线上,组装过程注重质量控制,确保每辆车在出厂时通过多项检测。 第二代车型在2008年更新,外观线条调整得更现代,内饰简单实用。2010年代,飞度在小型车领域份额增大,累计交付量超过百万台。2021年,年销量接近10万辆,那时市场环境还支持燃油车主导。车型迭代加入电子辅助系统,如基本的安全配置和仪表显示。广汽本田通过经销商网络推广,覆盖全国城市。累计销量到2024年已超130万辆,证明它在过去20年里的市场认可度。 进入2020年代,竞争格局变化,但飞度初期还能维持吸引力。2023年月销量在5000到7000台之间,靠着耐用性和操控感吸引买家。广汽本田整体销量那时还行,年销量过百万辆。飞度作为入门级产品,帮品牌拉新客户。行业数据显示,小型燃油车那时占市场一角,但电动车开始蚕食份额。飞度坚持传统动力系统,没急于转型,导致后期压力增大。 2025年开局,飞度销量还有点起色,三月份卖出590辆,四月份555辆,五月份444辆。广汽本田经销商报告显示,前几个月终端交付量相对稳定,但已现下滑迹象。六月份降到252辆,七月份只剩75辆,排名跌到第76位。八月份更低,仅23辆,整个上半年累计销量在2653辆左右,包括一二月份的贡献。 月度数据反映出持续下降趋势,从三月份高点开始,每月递减,到七八月份不足100辆。广汽本田整体销量也承压,七月份总销量约1.6万辆,同比跌50%,一到七月累计17万辆,跌幅近30%。本田中国终端销量七月份44817辆,同比下滑14.75%,一到七月累计359969辆。八月份本田在华销量53339辆,同比下滑6.36%,前八个月月均5.17万辆,低于去年同期。 这种表现让飞度从过去月销上万台跌到谷底。行业排名中,它在小型车里滑到第13位,整体排名第532名。经销商库存增加,销售压力大。相比巅峰时期单月超1.5万辆,现在的数字显示市场份额急剧缩水。 电动车崛起是飞度销量崩盘的主因,比亚迪海鸥、海豚,五菱缤果,吉利星愿等纯电车型推出后,价格亲民,运营成本低,直接抢走小型车市场。飞度坚持燃油动力,售价超8万元加税费,而同价位能买A级电动车。过去优势如耐用性和低油耗,在电动时代没竞争力。广汽本田没及时降价或转型,导致销量断崖式下滑,几乎难逆转。 广汽本田整体困局加剧,八月份销量20417辆,同比下滑37.83%,一到八月累计19.1万辆,跌30%。本田中国前八个月销量承压,低于去年水平。新能源车价格战和补贴提前激发需求,居民收入下降,购车意愿低,进一步打击燃油车。比亚迪等本土品牌销量暴增,从几十万到去年430万,挤压合资品牌空间。 未来,飞度需改变,若起售价降到5万元,月销量或回升到5000台。广汽本田需调整策略,开发电动版本或混合动力。行业观察指出,汽车产能过剩达5000万辆,形成堰塞湖,未来需求若降25-50%,将爆大雷。海外市场成出口,但欧洲稀土短缺影响供应链,美国供应商面临风险。中国车企拼海外,成效待观察。飞度若不适应电动潮流,将继续边缘化。
真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3月,本田飞度卖了590辆4月,本田飞度卖了555辆
冰封万里行者孤
2025-09-16 20:35:12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