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九一八:以国耻为鉴,铸吾辈自强
93年前的9月18日,夜幕笼罩下的沈阳,一声刺耳的爆炸声划破长空。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随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短短四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3000万同胞沦为亡国奴,锦绣河山惨遭铁蹄践踏,中华民族陷入前所未有的屈辱与危机。
这段历史,是刻在民族骨血里的伤痛。日军的烧杀抢掠,在东北大地留下无数血泪斑痕;东北军的不抵抗命令,让大好河山拱手让人;无数同胞背井离乡,在侵略者的铁腕下挣扎求生。但这段历史,更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号角——从东北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中浴血奋战,到全国各界掀起抗日救亡浪潮,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诠释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他们的抗争,让“亡国灭种”的阴霾中,燃起了不屈的星火。
如今,硝烟早已散尽,和平成为时代底色,但“九一八”的警钟从未停歇。我们铭记这段国耻,是为了看清“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真相——当年的中国,因国力孱弱、内部分裂,才给了侵略者可乘之机。今天的我们,站在前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土地上,更应扛起“吾辈自强”的使命。
这份自强,是科技领域的攻坚克难。从芯片研发打破国外垄断,到航天事业逐梦星辰大海,用硬核实力守护国家发展的主动权;这份自强,是经济领域的稳健前行,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筑牢民生根基,让国家的脊梁挺得更直;这份自强,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家国担当——是学生在课堂上汲取知识的专注,是工人在岗位上精益求精的坚守,是军人在边疆守护家国的忠诚。
“九一八”的汽笛声每年准时响起,那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对未来的警示。没有永远的和平,只有永远的自强。唯有将国耻铭记于心,将责任扛在肩头,方能让中华民族在时代浪潮中屹立不倒,让先辈用生命守护的山河,永远沐浴在和平与荣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