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区:中国航母实现惊人跨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PLAN)已展现出从最新型、最先进的 “福建舰” 航母上起降战机的能力,由此迈入全新阶段。解放军发布的官方画面证实,歼 - 15、歼 - 35隐形战斗机以及空警 - 600预警机,已成功在 “福建舰” 上完成起降。这些机型(尤其在短时间内集中亮相)的出现,标志着 “福建舰” 已进入实战化运行阶段 —— 从诸多维度看,这艘航母堪称 “改变游戏规则” 的装备,也正逐渐成为中国空中力量体系中极具标志性的核心舰艇。 自 2024 年 5 月起,“福建舰” 持续开展海试;此前也曾有固定翼战机在舰上活动的目击记录:今年 8 月的一张画面显示,该航母以极低高度飞行时,至少有 2 架歼 - 15 伴随。但在当时,尚无明确迹象表明歼 - 15 真正实现了从 “福建舰” 的起降。此前还有一段歼 - 15 在 “福建舰” 上活动的视频,但未呈现任何航母起降过程。 尽管外界长期预期这些固定翼机型会在 “福建舰” 上开展飞行作业,但一次性展示歼 - 15、歼 - 35、空警 - 600 三款机型投入行动,仍堪称重大突破。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歼 - 35—— 它是专门为舰载作战研发的型号。歼 - 15 的早期改型与歼 - 31 最初为陆基作战设计,而歼 - 35 的 F 型号则是针对 “福建舰” 深度优化的:借助该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它能以比 “滑跃起飞”(STOBAR)模式更高的起飞重量升空。 电磁弹射设计对 “福建舰” 而言,是关键的能力助力:它让战机得以实现 “类弹射 + 辅助回收”(CATOBAR)的运作模式。此前,歼 - 35、歼 - 15 虽可能以模拟件形式参与过航母作业相关测试,但在此之前,除模拟件外,从未有过它们真正参与航母起降作业的记录。 同样关键的是,“福建舰” 配备了电磁弹射器与先进阻拦装置,这些设备于今年启动试验。尽管与拥有数十年电磁弹射经验的美国海军相比,中国相关测试起步稍晚,但需注意:美国海军首艘配备 “电磁飞机弹射系统”(EMALS)的 “福特” 级航母,遭遇大量技术问题。因此,“福建舰” 不仅能迎头赶上,还能列装歼 - 35、歼 - 15、空警 - 600 等多型战机,这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成为全球首个通过电磁弹射回收系统,从航母上成功完成三款机型起降的主要海军力量。 正如过去讨论的,电磁弹射器具备显著优势:与蒸汽弹射器相比,它能更精准地调节功率,从而弹射从战斗机到预警机等更重、机型更广泛的装备。美国海军曾称电磁弹射器为自身带来巨大优势,因此中国在此领域的成就意义非凡。 不断发展的解放军空军,也映射出中国日益增长的战略雄心 —— 正稳步向太平洋及更远海域的 “蓝水作战”(远海作战)迈进。对中国而言,“福建舰” 远不止是一艘航母:它是国家的骄傲,也将成为未来数年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的核心支柱。
在“福建”号航母成为世界首次使用电磁弹射器完成五代机弹射后,外国军迷貌似眼神都变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