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老山54号高地,尖刀班长尹光忠抓住一根竹子,利用弹性跳进了堑壕,却发现落入了3个敌人的包围圈,电光火石之间敌人就扑了上来,开枪已经来不及了。 尹光忠这人,出生在四川山区,家里穷得叮当响,从小帮父母干农活,胳膊腿儿练得结实。儿时他爱在竹林里钻,拽着竿子荡来荡去,练出一身敏捷。1980年他入伍,进了昆明军区14军40师118团8连4班,新兵蛋子时每天操练到腿软,很快就因胆子大升班长。尖刀班这活儿,专干侦察突击,他带队巡边境,雨天泥地里爬行,检查装备时总拉枪栓试顺滑。班里十来号人,他分弹药时手指飞快,点数准得像秤砣。1984年初,部队集结老山,他每天磨匕首,讲家乡竹林故事稳住弟兄们心气。4月命令下来,8连直扑主峰东侧,他扛枪上路,步子稳当。 老山战役打响那会儿,越军盘踞五年,工事密不透风,54号高地三层壕沟,机枪顶上坡,子弹扫得人抬不起头。部队拿下56号后,这儿成硬骨头,冲七八次,坡上躺了不少人。尹光忠带尖刀班,只剩五六个能动的,他蹲掩体后,汗水直淌,盯着五十米外火舌。指导员传话,上级死命令,天亮前必须拿下。他匀水给伤员,转头看侧翼竹林,月光下影晃悠,他想起小时候爬竹掏窝的招儿。跟指导员比划半天,定下计划,大部队正面佯攻,他单枪匹马从竹林摸后头,撕开缺口。这步棋,赌的就是那片林子不露痕迹。 凌晨三点多,正面重机枪开火,曳光弹红尾巴窜向越军阵地。尹光忠冲锋枪甩背后,匕首插靴筒,顺排水沟往前蹭。地上碎石弹片刮迷彩服,膝盖磨破血淋淋,他爬二十多米,前头陡坡三米高,光秃秃的,上去准成靶子。手边摸到根碗口粗毛竹,他试韧劲,双腿夹紧压弯,借回弹噌地跃上。脚沾地,壕里三名越军正啃压缩饼干,眼睛对上,空气一僵。领头扔饭盒摸枪,他飞脚踹膝窝,那人倒地枪滑。旁边抄工兵铲劈来,他侧身躲,枪托砸腰眼,骨头闷响。第三个喊叫,他掐脖按泥水里,膝顶脊背压住不动。太阳穴直跳,手上血泥糊着,他甩甩臂,喘口气。 这事儿说来简单,实际电光火石,尹光忠靠白刃功夫化解。资料里提,他从小练就的身手,加上部队白刃格斗训练,关键时顶上。越军那三个人,平时守壕啃饼,防线以为固若金汤,谁知后腰露了馅。他解决完,抄起壕里重机枪,转口压坡下支援火点。枪声一响,正面部队听出乱子,全线推进,战士们借势攀坡。十分钟内,54号高地踩脚下,红旗插上,天刚蒙亮。战果清点,他一人端四个火力点,毙四名越军,缴两挺重机枪。班里弟兄冲上来,见壕中尸体横着,机枪弹链拖泥地。 老山这仗,尹光忠的突袭是关键缺口,要不还得填更多人命。部队轮战八年,涌现不少英雄,他这事迹传开,军事学院总结成战术案例。毛竹借力跃坡,编进步兵手册,教后辈怎么在复杂地形破防。8连全连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穷追猛打,巩固阵地。尹光忠胳膊挂敌肩章,迷彩服扯破条,他瘫壕里喘,炊事员端热粥上来,粥汁烫嘴他吹着喝。师长后来拍肩,说那跳利索得像猴子,他自己知道,小腿抽筋差点栽跟头。 战后表彰来得快,尹光忠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战斗英雄称号。尖刀班封老山英雄班,8连成老山英雄连,集体一等功。庆功会上,酒盏碰响,战士们举杯碰触,他双手接证书搁桌上。转业后,他进云南民政厅干双拥工作,处级调研员,帮退伍兵安顿。可老山精神没变,资料说,他那股不要命劲儿,靠的就是平日练兵和对任务的死磕。战役总伤亡不小,但54号这点打开,减轻不少压力。三十多年过去,边防哨所还挂他照片,官兵拂灰看,提醒那代人换来的太平。
在朝鲜战场的对峙阵地上,美军士兵马丁目睹了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幕:六名手持红十字旗的
【25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