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老红军徐永卿正在一家餐馆吃饭,突然看见一个曾经的老熟人,他吓得脸色当

趣史小研究 2025-09-27 14:40:48

1957年,老红军徐永卿正在一家餐馆吃饭,突然看见一个曾经的老熟人,他吓得脸色当场就变了。 1957年那会儿,天下太平,他因公去南京,顺道就想去看看自己的老首长开国上将许世友。 两人在饭桌上,推杯换盏,从抗日战争聊到解放战争,那叫一个酣畅淋漓。酒过三巡,气氛正热乎,徐永卿突然话锋一转,压低了声音,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他说:“首长,我这次来,路上在上海看到一个老熟人。” 许世友喝得正高兴,随口问了句:“谁啊?” 徐永卿一字一顿,吐出了一个埋藏了十几年的名字:“河下谷清。” 许世友将军眼睛里全是惊愕和杀气。“你确定?” “他就是化成灰我也认得!”徐永卿的回答斩钉截铁。当年,就是这个人,让他和整个山东的地下组织付出了血的代价。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把时间倒回四十年代的济南。那时候,徐永卿可不是普通的战士,他是工人出身,却凭着一口流利的日语和缜密的心思,被组织安排进了日伪控制的济南铁路局,干的是刀尖上舔血的情报工作。 他伪装得极好,很快就混进了核心层,源源不断地把重要情报送出去。日本人也不是傻子,发现情报屡屡泄露,就开始内部排查。但徐永卿反侦察能力极强,他们查了几轮都一无所获。 就在这时候,一个叫河下谷清的日本年轻人被调到了济南。这小子表面上看,就是个刚出道的“职场小白”,谦逊有礼,见谁都客客气气。可暗地里,他却是日本特务机关的少佐,顶尖的特工,任务就是挖出潜伏在铁路局的“鼹鼠”。 河下谷清很聪明,他没有急着动手,而是玩了一招“攻心计”。他开始观察徐永卿,并且有意无意地在他面前表现出强烈的“反战情绪”。有一次俩人喝酒,河下谷清喝得“酩酊大醉”,哭着跟徐永卿说,自己其实出生在中国吉林,父母是医生,对中国人感情很深,是被迫参军的。 这番“真情流露”,加上长期的观察,让徐永卿的防线开始松动了。他觉得,或许可以把这个有良知的日本人发展成我们的同盟。 为了考验他,徐永卿交给他一个任务:在日本皇室成员视察济南前,在街上张贴抗日标语。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任务,一旦失手,必死无疑。河下谷清不仅接了,还完成得“非常出色”。 这一下,徐永卿彻底信了。他开始把河下谷清当作“自己人”,带他接触了一些地下组织的同志。而这,恰恰是河下谷清最想要的结果。 时机成熟后,河下谷清立刻收网。一夜之间,我党在济南的大量地下党员被捕,情报网络几乎被连根拔起,无数同志因此牺牲。 徐永卿因为身手不凡,在被押送途中拼死逃了出来。当他得知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引狼入室,那种悔恨和痛苦,几乎将他吞噬。从那天起,“河下谷清”这个名字就刻进了他的骨头里。 听完徐永卿的讲述,许世友将军二话没说,直接抓起电话,打给了上海市公安局。他的指示简单明了:“立即调查一个叫河下谷清的日本人,此人极其危险,必须马上抓到!” 上海公安局接到南京军区司令员的亲自来电,哪敢怠慢,局长黄赤波立马成立专案组,由经验丰富的侦查员吴一竹带队执行。 可茫茫人海,怎么找?唯一的线索,就是徐永卿看到他时,他正在虹口区的三角地菜市场附近。专案组的同志们在那儿蹲守了一个多月,连个鬼影子都没见着。大家心里都犯嘀咕,会不会是徐永卿看错了?毕竟十几年过去了,人是会变的。 就在线索快要断了的时候,专案组从一个被关押的老特务口中得到一个意外消息:河下谷清为了更好地潜伏,娶了个浙江籍的舞女。 这可是个关键信息!专案组立刻调整方向,开始排查当年上海所有舞厅的舞女档案。可那个年代,信息闭塞,这工作量跟大海捞针也没啥区别。 眼看调查又要陷入僵局,奇迹发生了。公安局陆续收到了三封匿名举报信,写信的都是当年和河下谷清共事过的人。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同一个人——虹口区一家旧电器修理铺的老板,名叫尤志远。 当吴一竹带人找到这家店铺时,看到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甚至有些落魄的中年男人。面对盘问,尤志远一口咬定自己是中国人,对什么“河下谷清”一无所知。 直到徐永卿被请到上海,当面对质。当尤志远看到徐永卿那张熟悉的脸时,他所有的伪装瞬间崩塌,低下了头。人证物证面前,这个潜伏了整整八年的日本特务,终于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河下谷清被判了无期徒刑,为他的罪行付出了代价。 河下谷清在监狱里表现得非常“好”,积极改造。到了1977年,他赶上了一次特赦,被释放并遣返回了日本。 回到日本后,他竟然继承了一笔巨额遗产,摇身一变成了富翁。更离谱的是,没过多久,他又中了彩票大奖。 这还没完。晚年的河下谷清,一反常态,开始积极投身于中日友好事业,坚决拒绝了日本右翼势力的拉拢。 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特务,一个差点让我党地下组织全军覆没的刽子手,最后竟然成了富翁和“友好人士”。这让那些牺牲的烈士,情何以堪。

0 阅读:0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