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2年,太子刘奭去拜见皇后。皇后准备了五个宫女,让他挑一个侍寝。刘奭无奈,

屏风隔断相思 2025-09-30 12:19:52

公元前52年,太子刘奭去拜见皇后。皇后准备了五个宫女,让他挑一个侍寝。刘奭无奈,只能随手指了一个。太监看错了人,错回了皇后,晚上,皇后还把女子送到了太子宫里。 公元前52年,正值汉宣帝时期。彼时的太子刘奭年仅十几岁,尚是一个未历风霜的少年。他性格温和,不喜张扬,却因为肩负着“储君”之位,常常显得拘谨谨慎。 宫廷中的每一步行止,都被无数双眼睛盯着,他虽贵为太子,却没有多少自在可言。 这一天,皇后霍显召见太子。消息传来时,刘奭略有迟疑。 他与霍皇后之间并无多少亲近,毕竟在后宫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太子虽然是皇帝的嫡子,却不能随意与皇后往来。霍后此番相召,自然别有用意。 皇后见太子进殿,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先是寒暄几句,随后话锋一转,便命人抬出一排身姿婀娜的宫女。 她指着这五人道:“太子已渐长成,该有人伺候左右。她们都是我精心挑选的,太子可依心意选一个。” 刘奭心中一紧,面上却不敢流露。皇后此举,看似体贴,实则是示意与提醒。她要让太子明白,后宫并非孤立无援之地,而是霍氏家族的天下。 太子若从中挑选一人入侍,往后便等于在无形中与霍氏绑在一起。 刘奭本性犹豫,不愿深陷宫廷争斗。他低垂着眼,不敢仔细打量那些宫女,只是心里暗自苦笑:此事并非出于己愿,可若拒绝,又似乎不合礼数。 他轻叹一声,索性抬手随意一指,道:“就她吧。” 这一指,既是无奈,也带有几分逃避的心态。 侍立在一旁的太监眼神一花,看错了刘奭的手势,便高声禀报:“太子相中了王氏!” 宫中规矩森严,既已说出口,便不好更改。皇后听罢,略一迟疑,还是点了点头。就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宫女王政君,被误送到了太子的宫中。 王政君不过十六七岁,本是掖庭中普通的服侍宫女,出身平平,甚至在偌大的宫闱中无人知晓。她进宫已久,却一直只是做些粗杂事务,地位低微得很。 被人点到的那一刻,她整个人都是懵的。宫女们都知晓,能得太子青睐,便是飞上枝头的机缘。可她从未想过,轮到自己的会是这样一个突兀的机会。 夜幕低垂,宫灯映照下,王政君被送往东宫。她怀揣着紧张与不安,心里既有恐惧,也有几分茫然。她知道自己不过是被“错领”而来,太子未必真心所选。 可在皇后安排下,她也只能顺从命运。 那一夜,刘奭本意平淡,未曾放在心上。对他而言,这不过是皇后安排下的形式,他甚至懒得细问对方姓甚名谁。可世事就是这样微妙,在最寻常的际遇中,偏偏埋下了历史转折的伏笔。 数月之后,宫中传出消息:王政君竟已怀有身孕。消息最先传到皇后耳中,她面色一变,却没有阻拦。毕竟,太子需要继嗣,这是宗庙大计。皇后虽有不甘,却不得不顺势而为。 刘奭闻知,心中有些惊诧。他原本对那一夜未曾放在心上,没想到竟有了后果。 宫廷中的太监、宫女们则暗自议论:王氏这等籍籍无名的女子,竟凭一场误会而有了太子的骨血,这运气可谓逆天。 怀胎十月,王政君顺利产下一子,取名刘骜。小皇孙一声啼哭,不仅让东宫添了新气象,更让王政君的命运彻底改写。 “母凭子贵”,这四个字在汉代尤其显得分量沉重。一个宫女,若能为皇族诞下子嗣,地位立刻扶摇直上。 王政君自此摆脱了卑微身份,被正式安置在东宫,成为太子刘奭的嫡妾。她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宫中的正式簿册之上。 自此之后,王政君在东宫的地位逐渐稳固。她出身低微,不像那些有家族支持的贵人之女,反倒少了政治上的牵绊。 太子对她,也生出几分怜惜与依赖。更重要的是,刘骜的出生,为刘奭日后的帝王之路,添上了厚实的一笔。

0 阅读:0
屏风隔断相思

屏风隔断相思

屏风隔断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