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印度!小米大量裁员背后:印度已成死局! 2014 年,当小米在国内靠高性价比手机站稳脚跟后,第一个海外目标就瞄准了印度。 那时候的印度,有 13 亿人口,智能手机渗透率却不到 20%,比中国的 50% 差了一大截,妥妥的 “蓝海市场”。 小米一进去就摸准了印度用户的需求 —— 爱用大电池、喜欢多卡槽,还专门推出了针对印度市场的 Redmi 机型,价格定在千元左右,一下子就打开了局面。 为了贴近市场降成本,小米还拉上富士康,在印度海德拉巴搭起了生产线。 当时那工厂一投产,帮当地解决了好几千个就业岗位,印度政府那会儿对小米可是笑脸相迎,毕竟能带动本土制造业,怎么看都是笔双赢的买卖。 到 2018 年,小米在印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直接冲到第一,之后连续好几个季度都稳居榜首。 市场份额最高时达到 24%,连印度宝莱坞明星阿米尔・汗都来给小米代言,那会儿的小米在印度,风光得很。 可谁能想到,这份 “蜜月期” 没维持几年,就从甜变苦了。 2020 年中印边境局势紧张后,印度政府的态度突然 180 度大转弯,先是拿中国 APP 开刀,小米的 Mi Pay、小米视频等几款应用被列入 “安全审查” 名单,被迫下架整改。 紧接着,“枪口” 又对准了中国手机企业的合规问题,小米首当其冲。 2023 年年初,印度执法机构的一纸通知,给了小米当头一棒 —— 他们以 “违反外汇管理规定” 为由,直接冻结了小米印度公司名下约 555 亿卢比(折合人民币 48 亿元)的资产。 要知道,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几乎相当于小米印度近三年辛辛苦苦赚的净利润总和。 印度方面给出的理由更让人无语:说小米把在印度赚的利润,以 “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的名义汇回了中国母公司,没按规定申报。 可问题是,“特许权使用费” 这事儿,小米之前一直按印度的规定操作,怎么突然就 “违规” 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典型的 “事后算账”。 资产被冻结还不算完,销量的下滑直接逼得小米动手裁员。 2023 年下半年,小米印度开始大规模优化团队,从市场部到销售部,一口气裁了 1000 多人 —— 这差不多是小米印度总员工数的 15%。 为啥要裁这么多人?看看数据就知道了:2023 年 Q3,小米在印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跌了 28%,不仅被三星反超,连 realme 都追了上来。 销量跌了,库存就堆起来了,当时小米印度的仓库里压了 120 万台手机,比正常库存多了一半,不裁人降成本,根本扛不住。 小米在印度的日子不好过,不是因为它的手机不行了,而是印度这地方,早就不是当年的 “蓝海”,反而成了 “死局”。 现在再看小米,其实已经在悄悄 “逃离” 印度了。 它把在印度裁掉的团队,调到了印尼、越南这些东南亚国家,还在越南建了新工厂。 说到底,小米在印度的遭遇,给所有想出海的中国企业提了个醒:选海外市场,不能只看人口多、潜力大,更得看政策稳不稳、营商环境好不好。 印度想靠 “收割” 外资来发展本土产业,根本不现实 —— 产业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合作,需要完善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不是靠打压外资、事后算账就能成的。 而那 555 亿卢比的资产冻结,对小米来说只是开始,对印度来说,可能是失去更多外资信任的开始。 信息来源:印度执法局以 “违反外汇管理法” 冻结资产、2023 年 6 月发出正式罚没通知、卡纳塔克邦高等法院驳回申诉等细节,来自俄罗斯媒体报道、中国新闻周刊援引路透社及印度执法局文件内容
逃离印度!小米大量裁员背后:印度已成死局! 2014年,当小米在国内靠高性价
小茹吖
2025-09-30 20:47:33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