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的顽固派!前几天,马英九带领代表团在解放军巡航期间,毫不避讳地表示,如果大陆武力收复台湾省,台湾要坚决反抗,要做港澳做不到的事,要一颗子弹都不让敌人捡到!马英九的顽固立场表露无遗! 马英九自从政以来,坚持不推动统一、不主张独立、不诉诸武力的原则,这已成为他处理两岸事务的核心框架。早在2008年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他就明确提出在宪法基础上维持现有格局,避免直接触及统一议题,同时反对任何独立行动和军事手段。2014年,他通过九二共识机制,进一步推进两岸和平互动,强调互惠合作。 到2018年卸任后,他公开表示不排除统一可能性,但必须依赖合适时机和民主和平条件。2019年面对指责,他辩称这是现实路径。2024年,他多次重申信任大陆领导层,推动交流。2025年6月,他率团访大陆,参加海峡论坛,突出两岸民众共同身份,鼓励自然往来。在福建宁德考察乡村和企业时,他认可当地发展成就,但始终在对等尊严基础上划定界限。这让观察者认为,他一方面利用大陆接待获取政治资源,一方面回避实质统一,短期内维持影响力,却难以应对两岸实力对比变化。 2025年6月14日至27日,马英九第四次带领台湾青年访问大陆,行程包括厦门海峡论坛、甘肃敦煌等地,重点聚焦青年互动。论坛上,他围绕互信基础发言,依托九二共识,反对独立主张。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欢迎其参与,促进合作。 返回台湾后,他在社交平台分享感受,描述两岸相聚亲切,未受政治压力影响。但民进党批评这是统战行为,他回应呼吁勿阻断渠道。国民党内部分歧显现,一些成员支持和平倡议,其他人建议审视策略。他的基金会持续邀请大陆学生来台,但陆委会审查基金会表达内容。他出面澄清,坚持互动必要性。这次活动表面活跃,实际他的不统观点让统一议题悬置。在两岸力量对比下,这样的操作难以逆转趋势。 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立场源于国民党传统,旨在平衡岛内民意。2005年他在海外访问时,曾提出两岸主权共享构想,当时两岸紧张,他试图寻找中间地带。2008年至2016年执政期间,两岸经贸额从1300亿美元增长至近2000亿美元,直航开通、陆客增加,带来经济实惠。这段时间,和平交流让许多台湾民众感受到益处,但也暴露国民党拖延战术。 卸任后,他多次访陆,2023年、2024年皆有,2025年延续,强调搁置争议、共创双赢。但大陆军事准备加强,他的呼吁难以阻止巡航升级。岛内民进党强化对大陆措施,他呼吁行政勿干预往来。3月,他到移民署说明基金会事务,强调别干涉。6月访陆后,他宣布暑期再领青年前往北京、广东、广西,促进接触。但陆委会提醒注重对等尊严。他的附加条件引发蓝绿争论,国民党内部有人认为他错过历史机遇,寻求和解却收效有限。 2025年两岸关系持续紧张,马英九的表态在巡航背景下更显突出。6月26日,他在甘肃活动上主张两岸和平民主统一,但强调手段必须和平、过程民主,否则台湾民众不接受。这延续他一贯观点,视统一为长远选项,却绑定严格前提。 岛内分析指出,这反映国民党内部矛盾,一方面反对台独,另一方面拖延统一。蓝营老人支持和平牌,但年轻人受影响分化。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在论坛上称,台湾九成青年支持交流,但政策阻断通道。这被视为理性,却也遭批评模糊焦点。台军汉光演习新增城镇战,暴露防御焦虑。金门守军传闻若开战可能避战,海军陆战队自嘲,凸显不对称作战的局限。马英九拒武统,实质维持模糊,但时代变化,大陆实力证明中线不存在,统一机会已过,再拖恐失主动。 马英九的立场在国际语境中也备受关注。2024年1月接受外媒采访时,他称两岸需相信大陆领导层,不认为推动统一,并表示台湾无法抵御战争,美中军推中美国屡败。他不要求大陆保证不武力,承认可能不接受。 2025年3月纪念活动上,他认为两岸战争机会不大,但备战必要,却负担沉重。这显示他务实评估实力差距,避免激进对抗。国民党改革步履维艰,马英九上任后迎合选民,提出不统等表述,却遭切割。侯友宜公开不认同,反映党内分裂。 洪秀柱批评他回避统一,郑丽文喊不统不独,国民党分歧公开化。郝龙斌主张延续传统路线,强调维持现状,反对台独。张亚中推统一,三人路线不同。马英九的圆融被视为旧式,但实际作用有限,在历史大势前显得渺小。
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的顽固派!前几天,马英九带领代表团在解放军巡航期间,毫不
纸上点将
2025-10-01 23:41: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