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美国防长赫格塞斯讲话之后,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负责人、四星上将布西耶尔突然宣布辞职。 这事儿说起来挺突然的,就在2025年9月30日,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搞了个大动作,把全美上千名将军和海军上将从世界各地召集到弗吉尼亚州的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基地开会。结果特朗普总统也亲自到场,两人轮番上阵,讲了一堆让军方高层难堪的话。没过多久,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的头头、四星上将托马斯·布西耶尔就宣布要退役了,外界一看,这分明就是会议的直接后果。布西耶尔在社交媒体上发了条消息,说是个人和家庭原因,还顺带提了句特朗普本来提名他当空军副参谋长,可谁信啊?这事儿一出,军方内部和媒体圈炸了锅,大家都觉得这是特朗普政府对军队的又一次政治干预,搞得像在清算异见分子。 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很快就提名赫格塞斯当国防部长,这家伙本来是福克斯新闻的评论员,当过国民警卫队军官,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混过几年,但退役时才是个少校。2025年1月参议院勉强确认他上任,票数是51比50,民主党人死活反对,说他太极端,书里还写过反对女性上前线啥的。赫格塞斯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阔斧改革军方,解雇了好几个高层军官,还下令砍四星将军20%、其他将军10%的编制。9月中旬,他就突然下令召集这些大佬们来开会,本来军方以为是谈战略调整或裁员细节,谁知道压根儿不是那么回事儿。结果呢,会议成了特朗普和赫格塞斯俩人吐槽前任、宣扬自己议程的舞台,焦点全在健身标准、仪容要求和反“觉醒”文化上。 赫格塞斯在会上直球输出,先是抨击军方高层体型走样,说看到胖将军在五角大楼晃荡就觉得不可接受,还得加强健身测试啥的。接着他又挑刺发型和整体形象,说这些小事儿都得管严了,不然怎么体现纪律性。特朗普接棒时更狠,直接说对政策有异议的军官可以马上走人,但走就意味着军事生涯完蛋。他还大谈用军队管制国内城市的必要性,引用历史总统的例子,说什么“内部敌人”得靠军队压住。这俩人讲话时,台下几百号人坐那儿一动不动,谁敢吱声啊?军方传统上讲究非政治化,可这会议一开,等于把党派议程塞进军营里,很多人私下嘀咕,这不就是政治清洗的前奏吗? 布西耶尔的辞职来得太快了,就在会议结束没几天,10月1日他就发了声明。布西耶尔这人背景硬,1963年生,从空军学院毕业后飞过B-52和B-1轰炸机,积累了4000多小时飞行经验。2020年起他掌管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管着美国三分之二的核武库,包括洲际导弹和战略轰炸机,这岗位责任重大,关系国家安全底线。特朗普本来看好他,还提名他升空军副参谋长,可会议一过,这提名就黄了。布西耶尔退役后,空军赶紧启动交接,新指挥官得尽快上位,以免核威慑链条出岔子。外界分析,这辞职不光是个人选择,更像是对赫格塞斯那套高压风格的抗议。毕竟,召集这么多人跨洋飞来,就为听训话,这操作本身就业余,忽略了全球基地的日常运转风险,比如太平洋和欧洲的巡逻任务都得延后。 这事儿的影响可不止布西耶尔一人。媒体上,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都发文批评,说这会议是“政治剧场”,把军队当道具用,忽略了21世纪战争的科技需求,比如无人机和AI啥的。福克斯新闻倒是一边倒支持,说是整顿纪律、恢复战士精神,可连他们内部都有声音觉得太过了。国会那边,民主党议员像克里西·霍拉汉直接呼吁赫格塞斯下台,说他观点危险。共和党人则护着,说这是清除“觉醒垃圾”的必要步骤。军方社区反应两极,有人觉得终于有人敢管胖军官了,有人担心这会加速人才流失。数据显示,特朗普第一任期军方离职率就高,现在又来这一出,估计更多中层军官会动摇。 从国际角度看,这闹剧让盟友们看笑话。欧洲和中东的军事联络人私下抱怨,会议导致部署中断,安全巡逻推迟了好几天。本来美军全球威慑靠的就是稳定指挥链,现在高层这么折腾,信誉打折。赫格塞斯事后辩解,说会议是为部署战略计划、整顿纪律和调整领导层思想,可谁看不出来这是为特朗普的私人议程服务?比如用军队管国内事儿,这在国际法上就敏感,容易被对手拿来做文章,说美国内乱用兵。想想看,中国和俄罗斯肯定乐见其成,美军内部不稳,他们的压力就小了。 话说回来,赫格塞斯这人上任八个月,干的事儿基本都绕着文化战转。解雇军官时偏偏挑女性和少数族裔,书里还说女性不适合战斗,这不是明摆着歧视吗?特朗普呢,讲话总爱提“内部敌人”,这词儿听着就阴森,历史上用这套的总统没几个好下场。军方高层本该专注实战准备,现在倒好,得先过政治忠诚关。布西耶尔退役后回了新罕布什尔老家,偶尔做咨询,估计心里门儿清,这体系他玩不动了。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交接顺利,但长远看,核力量管理不能出半点纰漏,这点上特朗普团队的短视显露无遗。
受不了被“羞辱”,美空军四星上将、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托马斯·布西耶尔突然宣布辞职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