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太阳”一旦点亮,美国11艘航母舰队,将在24小时内,被激光武器“烧成废铁”!别再谈什么航母、导弹了。谁第一个掌握可控核聚变,谁就掌握了“无限能源”。这意味着,装载着核聚变反应堆的“太空战舰”,将能把激光武器,当成“无限弹药”的机关枪来用! 这事儿咱们国家真不是闹着玩的,今年1月就报道过,咱们的“东方超环”EAST装置,刚创下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稳跑1066秒的世界纪录,相当于让“人造小太阳”在极端高温下连续“燃烧”十几分钟,这可是人类第一次在实验里摸准了未来聚变堆该有的运行状态。 另一个“中国环流三号”更厉害,不光离子温度到了1亿度,还实现了百万安培的大电流,衡量核聚变水平的“聚变三乘积”指标也跟着飙到10的20次方量级,这意思就是离真正能发电的程度又近了一大步。 更实在的是,合肥正在建一个叫BEST的装置,中科院的工程师说,这玩意儿2027年底建成后,就要第一次演示用聚变能点亮灯泡,等于把“太阳能量”装进笼子里给人用。 为啥这东西跟打航母扯上关系?核心就在“无限能源”这四个字上。现在的激光武器为啥没成气候,就是因为电力不够用。 美国海军装在船上的激光武器,比如那个HELIOS系统,最大功率才150千瓦,只能打打无人机、小破船,想烧穿航母的厚钢板根本没戏,不是激光不够狠,是电跟不上,打几下就没电了,跟玩具枪似的。 但可控核聚变要是成了,情况就彻底变了。这东西用的燃料是氢的同位素,大海里有的是,几乎取之不尽,而且一旦反应稳定下来,释放的能量大得吓人,等于给武器装了个永远不用加油的“超级充电宝”。 到那时候,激光武器就能从“小手枪”变成“无限弹药的机关枪”。现在的固态激光武器本来就有好处,全靠电驱动,打一次才花几块钱电费,比一枚几十万的导弹划算多了,而且速度是光速,导弹再快也躲不开。 可就是因为电力卡脖子,只能搞小功率的。等核聚变反应堆小型化了,不管是装在太空平台上还是大型舰艇上,电力随便造,激光功率就能提到兆瓦级。 那时候就不是打无人机了,照在航母甲板上,几秒就能烧出窟窿,导弹发射架、雷达天线这些关键部件,挨个点名摧毁,用不了多久航母就成了动弹不得的废铁。 更狠的是,只要反应堆不停,激光就能一直打,根本不用考虑“弹药”够不够,这可比航母上带的几十枚导弹管用多了。 不过也得说实在的,现在喊“24小时烧废铁”还早了点。咱们的“人造太阳”现在还在实验室里闯关,虽然EAST能稳跑1000多秒,BEST能演示发电,但要做成能装在武器上的小型反应堆,还有一大堆坎要过。 比如中科院的工程师说,现在的装置里得同时扛住1亿度的高温和零下269度的低温,里头的超导磁体要缠上万根头发丝细的导线,连颗螺丝钉都得自己造,想把这大家伙变小变安全,还得磨好几年。而且激光武器在大气层里传播会受天气影响,下雨大雾可能就打不准,这些都得慢慢解决。 但方向肯定是对的,谁先攥住可控核聚变,谁就攥住了未来的能源命门,也就攥住了激光武器的“无限弹药库”。 美国现在也在搞激光武器,可他们的核聚变研究进度比咱们慢了一截,他们的NIF装置虽然能点火,但反应根本稳不住,更别说持续发电了。 咱们现在是科研院所和企业一起上,不光有中科院的“国家队”,河北新奥能源那些企业都在试不同的技术路线,有的甚至用氢和硼当燃料,成本更低,发电效率能到90%以上。 照这速度走下去,说不定真有一天,太空中飘着带核聚变反应堆的“战舰”,地面上、海面上的武器都得靠边站,到那时候,航母的时代可能真就过去了。
中国在解放台湾的战争中,美国一定会插手,而中国的这场收复台湾的战争中,不可能向朝
【3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