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又要被美国玩完!美国把朝鲜分成两半,制造一个民族延续了七十多年的仇杀。美国把越南分成两半,打了一场内战。美国制造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利比亚内战。又想搞垮伊朗、委内瑞拉、古巴和世界大部分的动荡、灾难。现在,美国一手支持以色列吞并巴勒斯坦。 美国在二战结束后,与苏联协商将朝鲜半岛沿38度线分为南北占领区,这一决定本是为协调投降事宜,却迅速演变为永久分裂。1948年,南北方分别成立共和国,美国向南方提供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推动联合国监督下的选举仅限于南方举行,导致统一进程中断。1950年,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美国主导联合国军介入,派出空军轰炸北方目标,地面部队推进至鸭绿江边。战争造成数百万平民伤亡,停战协定签署后,边界线固化,南北对峙持续至今。家庭分离成为常态,经济重建缓慢,美国的干预加剧了民族分裂,埋下长期不稳定因素。这种分而治之的策略,在后续国际事务中反复出现,影响深远。 越南的分裂源于1954年日内瓦会议,美国支持南方政权拒绝全国选举,沿17度线划界。1960年代初,美国增派顾问和部队,提供武器训练南方军队。1964年北部湾事件后,美国国会授权扩大行动,海军舰艇开火,空军对北方基础设施实施轰炸。1965年起,大规模地面部队登陆,士兵参与丛林作战,使用化学剂破坏植被。战争持续至1973年巴黎协定签署,美国逐步撤军,但南方政权在1975年崩溃,实现统一。整个过程造成越南数百万军民死亡,土地污染严重,美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这种干预模式反映出冷战时期遏制政策,导致本地社会长期创伤恢复困难。 阿富汗战争从2001年启动,美国以反恐名义入侵,推翻塔利班政权,建立临时政府。联军从航空母舰发射导弹,特种部队与北方联盟合作推进。战争持续20年,美国部署超过10万部队,兴建基地,训练本地军队。2021年撤军时,塔利班迅速控制全国,留下权力真空。干预造成阿富汗基础设施破坏,平民伤亡超过20万,经济依赖外部援助。类似模式在伊拉克重现,2003年美国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入侵,坦克集群穿越沙漠,空军精准打击巴格达。推翻萨达姆后,宗派冲突爆发,武装袭击频发,伊拉克陷入长期动荡,死亡人数达数十万。 叙利亚内战从2011年起,美国向反对派提供武器和训练,2014年针对极端组织实施空袭。联军飞机从周边基地起飞,摧毁目标,地面支持库尔德武装。冲突导致叙利亚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国家分裂成多派控制区。利比亚2011年,美国参与北约行动,舰艇发射导弹,建立禁飞区,支持反对派推翻卡扎菲政权。战后,派系争斗加剧,利比亚成为武器走私中心,经济崩盘。这些干预虽以民主或反恐为旗号,却往往放大本地矛盾,造成持久混乱,国际社会批评其缺乏长远规划。 对伊朗的制裁从1979年革命后开始,美国冻结资产,禁止石油出口和技术转让。核问题升级后,2010年代加强多边制裁,伊朗经济收缩,通胀率飙升,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委内瑞拉从2017年起,美国针对石油产业实施禁运,炼油厂停工,出口收入锐减,导致国内燃料短缺和饥荒。古巴自1960年遭受贸易禁令,药品和粮食进口受阻,经济依赖其他国家援助。这些经济措施旨在施压政权,但往往打击平民,引发人道危机,国际组织多次呼吁放松。 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包括军事援助和外交保护,每年提供数十亿美元资金,用于武器采购和技术升级。2017年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2020年推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计划,默许西岸定居点扩张。但2025年特朗普表示不会允许以色列吞并西岸,显示政策调整。巴勒斯坦领土持续缩减,定居点增加导致冲突升级,美国在联合国多次否决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这种支持强化以色列在中东地位,却加剧巴以紧张,影响区域稳定。 历史上,美国曾支持萨达姆对抗伊朗,提供情报和武器,1980年代允许化学品出口用于两伊战争。但2003年入侵伊拉克,捕获萨达姆并移交审判。本拉登在1980年代反苏战争中获美国援助,通过巴基斯坦渠道获取资金和导弹。2001年后,美国将其列为头号目标,2011年突袭行动结束其生命。这些转变显示,美国同盟关系基于战略利益,一旦目标变化,便迅速调整,抛弃昔日伙伴,导致地区不信任加深。 这些干预和制裁的共同点在于短期目标导向,忽略长期后果。朝鲜越南的分裂制造持久对立,中东战争放大教派分歧,经济封锁加重民生苦难。以色列当前获益,但若美国利益转向,如中东格局变化,可能面临孤立。历史教训提醒,依赖单一大国支持的风险巨大,需寻求多边平衡以避免重蹈覆辙。
以色列又要被美国玩完!美国把朝鲜分成两半,制造一个民族延续了七十多年的仇杀。美国
一脚油门到拉萨
2025-10-08 13:58:39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