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东小伙提出一个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那就是把离台湾近的岛分给福建、广东管理,缩小台湾的管辖范围,敢抵抗就派军队强行接管;再卡住台湾海峡不让进出,然后宣布在台湾上空禁飞,全部封锁,敢飞就打掉,让台独困死里面,你看它急不急。 山东小伙这招是要把台湾的对外线路全都掐断了。 一个普通山东小伙在网上发帖,针对两岸关系提出一套操作性方案,核心在于逐步压缩台湾当局的控制空间。首先,从地理位置最近的岛屿入手,将其划归福建和广东两省管理。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缩小台湾的管辖范围,避免其对外延伸的触角。如果遇到抵抗,直接动用军队接管,确保行动高效推进。这种外围先行的策略,类似于剥洋葱,从外层入手,逐步逼近中心,减少正面冲突的风险。 这个方案的第二步,是封锁台湾海峡。海峡作为台湾对外通道,一旦卡住船只进出,岛内物资流通将面临严峻考验。台湾本岛资源有限,农业以水果种植为主导,每年丰收期大量凤梨等产品依赖大陆市场消化。如果运输中断,这些货物只能堆积腐烂,经济损失巨大。同时,台湾粮食进口也高度依赖外部供应,一旦海峡封锁,岛内粮仓迅速告急。军队口粮储备本就薄弱,长期封锁将放大这一弱点,导致内部压力急剧上升。 空中封锁同样不容小觑。宣布台湾上空禁飞区,任何违规飞机直接击落,这种高压态势旨在切断台湾的空中联络。台湾当局常寄希望于外部援助,但现实中,美国军售和日本的口头支持,往往止步于海峡边缘。封锁实施后,台湾的对外线路将被彻底掐断,经济上离不开大陆的贸易链条,军事上美国的武器补给也难以为继。岛内将陷入自给自足的困境,资源匮乏的现实将迫使当局重新审视立场。 台湾当局的军事准备远未到位。以汉光41号演习为例,演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触目惊心。纸板堡垒射击偏离目标,装甲车辆在大马路上抛锚,这些失误反映出训练和装备的双重短板。退役将领直言,战争需储备足够2300万人的口粮,并构建地下工事和地面堡垒,但台湾连基本储备都难以维持。封锁一施加,岛内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将迅速衰减,自然而然地瓦解抵抗意志。 外部依赖的脆弱性同样明显。赖清德多次强调美国和日本的支持,将安倍晋三的名言奉为圭臬,认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但现实远非如此。高市早苗高票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后,迅速表态暂缓参拜靖国神社,以顾及中韩两国感受。这番举动直接浇灭了台湾的幻想。日本经济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和制造业,无论领导人是左翼还是右翼,都不会轻易违背国家利益。四月大陆军演期间,日本舰艇保持距离,甚至不敢近距离观察,暴露了其实际态度的保守。 美国方面的冷淡更显直白。特朗普政府对赖清德的访美申请屡次拒绝,将其视为背景板。即便在大陆福建舰弹射试飞之际,美国仍派代表团访华,显示出其务实外交的优先级。台湾的军事实力难以独立支撑,汉光演习的种种纰漏已证明,面对封锁,岛内将难以招架。山东小伙的方案,正是抓住这一痛点,通过外围压缩和全面封锁,迫使台湾当局在资源枯竭中转向。 统一进程不止于军事压力,更需考虑后续治理。方案建议将台湾分给广东和福建代管,这并非随意划分,而是基于历史和地理的考量。台湾自古隶属福建省管辖,厦门与金门岛直线距离仅10公里。福建已通过海底管道向金门供水超过4300万吨,并推进供电和供气工程。这种一对一的扶持模式,能发挥福建的地理优势和广东的经济实力,帮助台湾快速融入大陆体系。 分管有助于降低内部反复风险。将台湾从中间一分为二,顽固势力将无处藏身。同时,这也能加速文化融合。尽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但长期的分裂导致部分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认知模糊。广东和福建的宗族文化与台湾相似,语言和信仰相通,便于居民溯源归宗。只有通过这种接地气的对接,才能实现真正的心灵统一,避免表面文章。 台湾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其对大陆的依赖度。农业以瓜果为主,土地资源匮乏,受气候影响明显。每年凤梨丰收,大陆高价收购已成为常态。反之,台湾的粮食需求靠进口支撑,一旦封锁,海峡将成为天堑。岛内超市货架空虚,居民生活将直面冲击。这种经济卡脖子的现实,不是空谈,而是基于贸易数据的铁证。山东小伙的思路,正是利用这一不对称,逐步蚕食台湾的生存空间。 军事上,台湾的储备问题已成公开秘密。汉光41号演习虽声势浩大,但将领公开质疑赖清德的准备工作。战争需提前囤积口粮,构建防御体系,但台湾的仓储设施和物资积累均不足以支撑数月对抗。封锁下,军队的士气和补给将双双崩盘。外部盟友的遥远援助,更像镜花水月,无法填补即时缺口。 日本的立场反复无常。高市早苗的上台,本被台湾视为转机,但其首份声明就强调中日韩友谊,回避敏感议题。中日贸易体量巨大,日本离不开中国供应链。这不是个人选择,而是国家利益的权衡。蔡正元等岛内人士早有洞见,日本的承诺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关键时刻总选择观望。
一个山东小伙提出一个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那就是把离台湾近的岛分给福建、广东管理,
一脚油门到拉萨
2025-10-12 20:59:08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