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述】重大突破,中国芯片领域又一世界级的成果,意义重大。 据报道,9日从复

文城观点 2025-10-13 09:10:21

【热点评述】重大突破,中国芯片领域又一世界级的成果,意义重大。 据报道,9日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周鹏-刘春森团队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解决了存储速率的技术难题。 这是重大突破,该研究成果8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能发表在《自然》期刊上,足见其研究成果获得了重视。 报道分析称,这是复旦大学继“破晓(PoX)”皮秒闪存器件问世后,在二维电子器件工程化道路上的又一次里程碑式突破。 这以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在于:(一)该研究成果将二维超快闪存与成熟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深度融合,攻克了二维信息器件工程化的关键难题;(二)该成果率先实现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的研发,是在闪存新领域拓展新方向。(三)该研究成果意味着,这一类型的芯片可突破闪存本身在速度、功耗、集成度上的平衡限制,未来或可在3D应用层面带来更大市场机会。(四)闪存芯片面临两大技术瓶颈:一是传统2D闪存的存储单元尺寸已接近物理极限,3D闪存通过垂直堆叠突破了密度瓶颈(目前已达500层以上),但堆叠层数增加导致芯片散热困难、良率下降且成本上升。而该成果在解决速度、功耗、集成度上的平衡限制,可能有助于解决芯片散热问题,并提高良品率;二是原本的闪存设计方式在速度与功耗平衡受到限制,即高性能NAND闪存读写速度快但功耗高,难以满足物联网等低功耗场景需求;而低功耗嵌入式Flash速度慢,无法适配AI、大数据等高速存储场景。例如,QLC NAND虽提升了存储密度,但擦写寿命仅数百次、数据保持时间仅1年,无法满足工业设备长寿命要求。而这一次,复旦大学的研究成果成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有助于在解决了存储速率的技术难题,推进了速度与功耗平衡方面的限制,扩大新的前景,。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文城观点

文城观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