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述】万斯将美国的衰落归因于忽视中国的崛起,其实,他搞错了,美国的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自身,中国从来也没有要与美国争夺霸权的想法。 近期,美国副总统万斯表示,苏联解体后,美国误认为“霸权地位”已经板上钉钉,无人可以撼动,一心折腾中东,从而忽视了中国的崛起,结果证明,这不仅不可能实现,而且还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万斯只说对了一半的原因,这一半就是,美国确实在折腾中东过程中遭受到严重的损失,但美国何至于折腾中东,美国是四处挑战,到处搅局,不愿意放弃“世界警察”的霸道行为,一直在利用其霸权地位欺凌他国,耍霸权掠夺他国资源,甚至对通过美国国际开发署和中情局等机构,把手伸到他国,挑起“颜色革命”,试图颠覆他国政权,扶持美国的傀儡全权,以便于美国继续掠夺他国。 还有一点,万斯说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美国误以为自己的霸权地位彻底稳固了,因为更霸道了。美国确实是自以为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多极化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一种不可抗击的发展趋势,而美国认为没有任何国家、任何力量可以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可以心安理得的继续行使其霸权策略。 然而,苏联解体,美国和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冷战理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发展中国家,对不顺服于美国霸权行为的国家一直以冷战的理念来进行打压和制裁。比如,对伊朗,对朝鲜,对委内瑞拉等,美国试图以其霸权实力来维护所谓“国际秩序”,长期遏制、打压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万斯称中国忽视了中国的崛起,其实,美国根本就没有“忽视”,而是一直在对中国进行打压、遏制,甚至拉帮结派搞所谓“联盟”围堵中国。 美国通过多维度策略拉帮结派围堵中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对中国进行围堵和压制。 首先,美国通过组建“美日韩联盟”、美越战略伙伴关系,制定所谓的“印太战略”,在中印边境、台海问题上拉拢印度、越南等国,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美国还与菲律宾合作建设军事基地,并推动中菲海警船对峙,在南海不断挑起事端。 其次,美国对中国一直在实施其经济与科技封锁。美国通过“脱钩断链”策略限制中国获取关键技术,并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扶持印度、越南等国承接中国产业链转移。 再次,美国不断在军事方面对中国施压,并在多个方面进行挑衅。美国频繁在台海问题、南海主权争议中支持其盟友挑衅中国;美军与菲律宾海军联合军演,并通过对台军售、强化韩国等手段施压中国。 美国的这些措施既是针对中国快速崛起带来的全球竞争力而试图加强遏制中国的发展,也是试图通过转移国内矛盾缓解自身压力,并试图通过阻止中国的发展来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所以,万斯说的不对,美国并没有“忽视”中国。 美国相信经济和军事实力在苏联解体之后已没有什么国家和力量可以与之匹敌,因而,更霸道,更蛮横,更张狂,从而使美国的超级资本在美国发展地更彻底,也使垄断资本走向更复兴的阶段,因而也使美国出现了诸加快衰落的根本因素。 比如,加快军事扩张,加快入侵他国。苏联解体后,美国发动的对外军事行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包括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冲突、干预利比亚、对也门采取军事行动等,美军这一系列的大规模战争使美国耗损了大量资金,死伤了不少美国士兵,也拖累了美国经济,只有美国军工复合体在利用战争获取暴利。显然,是垄断资本在政坛幕后牵制美国政府制定政策。所以,美国衰落并不是因为中国的崛起和快速发展,而是美国超级垄断资本走向更严重的腐朽状态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以北约名义发动的较有代表性的四次战争,这是美国逐渐走向衰落的重要标志。比如,伊拉克战争表面上看是美国赢了,达到目的了,而其实,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以一罐洗衣粉的代价在联合国发表演讲,以伊拉克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支持恐怖主义为由对伊拉克发动的这场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军事行动,美国其实并没有真正胜利,这场“沙漠风暴”行动虽然摧毁了萨达姆政权,但美国耗费大量资金,引来了中东反美力量的更加强硬的敌视立场,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成了美国由强转衰的转折点。 苏联解体后三十余年,美国不断发动“颜色革命”,策划地区对抗,深度介入阿拉伯国家动荡,入侵他国,导致万千民众丧失生命,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当地治理瘫痪至今难愈。而美国也损失巨大,转入衰落状态,但是,美国政界却对此无法改变,因为依照美国的体制,是超级资本集团在政坛幕后为政治派别和美国高层政要做主,决策是超级财阀。所以,这才是美国衰落的根本原因。可见,万斯试图把美国衰落的原因甩锅给中国,这是非常荒唐的,也是很可笑的。 中国崛起路径清晰,从经济特区起步到全面开放,逐渐走向经济强国,但是,中国的崛起和快速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使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从来也没有想与美国争夺霸权地位,中国推动多极化发展,希望能通过推进与各国的合作,互利共赢,使全球发展得更好。
【热点评述】万斯将美国的衰落归因于忽视中国的崛起,其实,他搞错了,美国的衰落的根
文城观点
2025-10-13 12:11:0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