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18岁:从“腿疼”到截肢,只差一个误判】 18岁,本该是奔跑在操场、追逐梦想的年纪,而高三男生乐乐的人生,却在一场“误判”中彻底转向。 一个月前,他开始抱怨腿疼,父母以为是备战高考太累,或是“青春期的缺钙”。一碗碗骨头汤、一瓶瓶钙片,成了爱的安慰剂。直到10月13日,一纸诊断书如惊雷炸响——“骨癌”,两个字碾碎了所有侥幸。 【骨折,压垮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确诊只是灾难的开始。就在全家奋力筹谋治疗时,一次意外骨折,让癌细胞如野火般蔓延。原本局限于局部的肿瘤,瞬间撕裂了生的防线。医生面色凝重地告知:病变范围已达12厘米,癌细胞随时可能通过血液冲向肺、脑…… “截肢,是唯一能活下去的路。” 【截肢:与腿告别,与生死赛跑】 面对“保腿”还是“保命”的残酷抉择,乐乐一家在泪水中签下手术同意书。医生解释:骨肉瘤对化疗不敏感,一旦扩散,五年生存率将断崖式下跌。截肢,不是为了放弃,而是为了斩断复发与转移的路径,为生命争取更多可能。 手术室外,父母攥紧双手,仿佛能捏住流逝的希望;手术室内,一个少年的左腿,连同他奔跑的梦,永远留在了过去。 【警示:疼痛是身体最后的“求救信号”】 乐乐的悲剧,撕开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青少年骨癌的早期症状,太容易被“生长痛”“缺钙”掩盖。 据临床统计,70%的骨肿瘤患者确诊时已至中晚期,而像乐乐这样因意外骨折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的案例,更不在少数。 医生疾呼:若孩子出现固定部位、夜间加重的骨痛,或伴随肿胀、活动受限,务必第一时间排查肿瘤! 【尾声:截肢之后,生命仍在续写】 失去左腿的乐乐,如今在康复室里重新学习站立。他说:“腿没了,但路还在。” 他的故事,是一记沉重的警钟——疼痛,从来不是青春的“常态”,而是身体最诚实的警报。 在健康与死神之间,有时只隔着一个“别再误判”。脊髓损伤少年 小学生骨折
儿科医生最不愿说的秘密,简单4物煮水,养出孩子好脾肺,鼻炎、腺样体肥大自然消
【1评论】【16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