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阅卷的核心,尤其是刑事阅卷,不应只是“找不同”,不只是找漏洞,而是要学会“讲故事”。 面对浩如烟海的卷宗,传统的矛盾查找固然重要,但更深层的价值在于,我们能否通过阅卷,重构出一个更接近真相、也对当事人更有利的“故事版本”。陈律师告诉你应该具备三种思维: 第一,是 “侦探思维” 。我们不能只被动接受卷宗顺序,而要像侦探一样,主动还原事件的时间轴和逻辑链。要特别留意那些违反生活常理的细节,比如一份行贿笔录中,对无关紧要的天气、穿着描述得极为细致,但对关键的行贿金额和事由却语焉不详,这背后可能就隐藏着指供、诱供的线索。 第二,是 “程序考古思维” 。案卷不仅是内容的集合,其本身的形式就是一座程序问题的“富矿”。我们要像考古学家一样,从卷宗的装订顺序、文书日期、签名笔迹等外部痕迹中,发掘程序违法的证据。例如,通过对比提讯证的时间、讯问笔录的时间与同步录音录像的时间,这三者之间哪怕出现一小时的矛盾,都可能成为申请非法证据排除的利剑。 第三,也是最新颖的一点,是 “创造者思维” 。顶尖的辩护不只是否定指控,更是利用控方证据中的“利己”碎片,主动构建有利情节。例如,在一起被指控诈骗的案件中,控方证据里恰好有一份证明当事人曾努力挽回损失的聊天记录。这份被控方忽视的证据,就成了我们构建“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目的”这个故事的关键基石。我们要善于在对手的阵地上,找到为自己所用的武器。 总之,新时代的刑事阅卷,要求我们从“审查员”升级为“架构师”,用更敏锐的洞察、更立体的思维,在字里行间守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案件阅卷的核心,尤其是刑事阅卷,不应只是“找不同”,不只是找漏洞,而是要学会“讲
涵涵聊社会
2025-10-15 10:53: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