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彻底火了, 不仅香港,连人民日报都点赞! 74岁香港老人长途跋涉两百多天,居然是为了重走长征路,追寻信仰的足迹,太难得了。 这位老人叫郑镇炎。去年10月17日从江西于都出发。他选择这个日子很有意义。正好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纪念日。 他头戴红军帽,身穿红军服。一路走过八个省份。爬过雪山,穿过草地。每天走25到30公里。从早上6点走到晚上7点。 有人追着问他图啥,他说读《红星照耀中国》时就被震撼了,看外国人能走完长征,中国人没理由不行。为这趟旅程,他在香港准备了五年,每周爬山跑步,还提前走了趟川藏线练脚力,这份较真劲儿,年轻人都未必比得上。 路上的故事比风景更动人:宁夏小伙专门等他陪逛革命旧址,四川老板追着还他落下的手机,六盘山淋雨走红军小道时,他边哆嗦边背《清平乐·六盘山》。瘦了十几斤、磨破好几双鞋,他却笑着说比起当年红军吃草根,这点苦算啥。看抗战胜利日阅兵时,他特意歇脚守着电视,念叨着“国家强了,没人敢欺负我们”,那股自豪劲儿藏都藏不住。 网友吵着要扒他背景,可这事根本无关身份。关键是一个香港老人,用五年准备、两百多天徒步,证明了红色基因从不是书本里的字,而是能跨山越海的精神纽带。就像他日记里写的,沿途没人冷漠,大家一听他从香港来重走长征路,都主动递茶送粮,这份温情本就是最好的家国共鸣。 现在97.7%的年轻人都认同红色精神是民族魂,可不少人只在课本里见过长征。郑爷爷用脚步做了最生动的示范:信仰从不是空话,是下雨天坚持的2.5公里,是每天走30公里的执着。比起千言万语的宣传,他磨破的鞋、记满的日记,才是最戳人的爱国教育。 都说现在是快节奏时代,可郑镇炎的慢走告诉我们:有些路必须亲自走,有些精神必须亲自品。这趟长征路,他走出的不仅是个人心愿,更是两岸同胞藏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这样的“信仰之旅”,可比任何浮华打卡都有分量多了!你说,这样的精神该不该代代传下去?
平安落地香港的莎头们已经开吃了![赞][大笑]看到在香港转机的莎头们终于开吃中
【2评论】【3点赞】